|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与高层近日纷纷对俄乌战争表态,虽强调“四个应该”,但立场依然模糊。学者宋文笛分析,中国只愿在成功率高的时候,以多边方式介入斡旋,以免背负骂名。
中国全国“两会”11日刚落幕,即便外交并非两会的主轴,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事正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都透过不同场合表明中国立场。
王毅10日和意大利外长迪马尤(Luigi Di Maio)通话时指,上述“四个应该”是“中方关于乌克兰问题的最权威立场”。
不过,第1个应该被视为呼应乌克兰诉求,第3个应该却回应俄国反对北约(NATO)东扩的说法。中国的立场依然模糊。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接受中央社电访时分析,此次俄国发动战事,让中国难以自圆其说,因此只能模糊立场避免选边站,“多提抽象大原则,少就实际议题作明确表态,也是另一种意义的战略模糊”。
李克强11日在总理记者会谈到乌克兰问题时,除表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还强调“发展双边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稍早前王毅在外长记者会,也指中俄关系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宋文笛认为,这是中国试图澄清外界猜测,否认事先知悉甚至默许俄国发动战争。
外界也关切,中国会不会介入斡旋乌克兰战争。李克强昨天则表态,中国“愿和国际社会一道为重返和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此,宋文笛分析,中国不希望在双边或三边情况下扮演调停人,否则一旦失败,反而背负骂名。他认为,中国或许愿意采类似处理朝鲜半岛核议题的“六方会谈”形式,以多边模式参与斡旋,一来会被视为“关键少数”;二来调停成功可获声望,失败也不用单独扛责。
不过,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伟峯12日在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举行的“解析2022年中共全国两会座谈会”中表示,因俄国与朝鲜地位不同,与中国关系平起平坐,恐难采“六方会谈”模式处理乌克兰战争。
但他同意,调停俄乌冲突可能对中国有利,前提是中国要先确保俄国有意终战,调停才能成功。
宋文笛则表示,俄国若愿让中国调停,双方都有台阶下,让普京(Vladimir Putin)看似并非在西方压力下妥协,中国也可获得国际声望。但目前战事未解,条件是否成熟仍有待观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国防部证实苗华被查,前主任畏罪自杀 |
2 | 习特别恼火 他也出事了 比国防部长严重得 |
3 | “谣言”成真!习重要亲信出事 |
4 | 习近平“公开羞辱”苗华 一定是非常愤怒 |
5 | 乌克兰美女议员连抛3大爆炸性消息 绝望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