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地的贫困国家提供大规模贷款,正在窥视着世界最大的贷款国的地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中国正式开始增加对外贷款,贷款的名义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但中国对无偿还能力的国家投入大规模资金,创造了只会承担新的高利贷的环境。债生债式的来自中国的“债务大餐”正在发展中国家上演。
当地时间27日,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的“援助数据”项目(Aid Data)披露,中国在过去的10年里向贫困国家提供了2300亿美元的紧急救济金融。
中国的救济金融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后骤增。2011年中国的救济金融只有10亿美元,2021年则达到了405亿美元,增长了40多倍。没有哪个国家在2021年执行过像中国这么大规模的救济金融。只有国际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686亿美元的金额超过了中国的救济金融规模。
问题在于中国以救济金融的名义追加贷款的利率高达5%。这是IMF的救济金融利率(2%)的2.5倍。美国2012年最后一次对乌拉圭贷款15亿美元,当时的利率为4.8%。此后,美国对一些发达国家贷款的信用贷款利率只有1%左右。国际开发合作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中期从韩国拿到了有偿援助,年息最高才不过3%出头。考虑到当时的基准利率比现在高很多,中国现在以援助为名收取了相当多的利息,等于正在做‘利息生意’。”。
这种高息债务也不是随便借给谁的。中国以自然资源丰富、外汇储备不足的低信用国家为主,集中提供救济金融。就是说,有担保才能借到高息债务,反而对一些国家延期偿还或调整债务的要求表现得很吝啬。因此,2017年斯里兰卡无法偿还建设港口欠下的14亿美元债务,不得不将港口的经营权交给中国港口公司99年;在巴基斯坦无力偿还外债中高达30%的中国资金,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
还有分析认为,大规模的海外借款是为了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中国在2021年执行救济金融时,90%的资金是用人民币支付的,不是用美元。就是说,要用持有的美元偿还此前的债务,引导用人民币积攒为外汇储备的战略,从而提高人民币的地位。与美元不同,人民币只能购买中国产的原材料和服务,因此此举很可能有助于中国的出口。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克里斯托夫·特雷贝施说:“国际金融系统里出现了大玩家。一带一路政策的目的将更露骨地暴露出来。”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太尬了!川普拒绝与她握手…网络炸锅 |
2 | “习近平同志”终于消失 |
3 | 川普突然语出惊人 发出警告 |
4 | 突发!美巨头宣布退出中国农作物交易 |
5 | 关键时刻 俄罗斯仗义出手?“中国要多少给 |
6 | 北京进入“战时态势” 官员假期取消 24小时 |
7 | 美国拟与北京达成“重大”贸易协议 |
8 | 中美贸易大战:美国开始后退?中国却开第二 |
9 | 刚刚,川普释放重磅信号 |
10 | 关键时刻 德国出手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