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相关新闻:饶毅称院士增选中有行贿受贿,中科院回应
“名嘴”饶毅再发“大胆言论”!这次“炮口”对准的是科学、工程“两院”及广大院士。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开发布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标志着新一轮院士增选工作的启动。
当天中午12点,公众号“饶议科学”就发布了重磅文章《院士选举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贿赂上交》,直指“两院”院士增选过程中存在的金钱贿赂问题。
这篇文章并不长,但其中的不少言论非常“露骨”,可以说是“大胆言论”。言辞如此激烈的文章,并且发文时间又是在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后,自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发文后不到6个小时,阅读量就达到了10万+。
对此,有人认为饶毅是“良心科学家”、“科学界斗士”,敢于发声不正,敢于揭露黑暗。
也有人认为饶毅是在哗众取宠,“如果真有哪位院士或者候选人存在贿赂,为何不敢点名道姓?也可以直接举报,没必要这样语焉不详的讽刺”。
甚至还有人说,这是因为饶毅自己没评上院士,在这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2011年,饶毅同施一公、舒红兵等人一起参评中科院院士,结果他在第一轮就惨遭淘汰。随后,饶毅在微博上发文,宣布今后将不再参加院士评选。并且说他落选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饶毅还在文章中提出两点“期望”。一是院士在完全拒绝接受贿赂之外,还应把贿赂交给公安和腐败管理机构,而不是退回行贿者。
二是已有院士中曾经在评选中行贿的,应自己不再参加评选过程,体面退出。
他认为,通过行贿而当选的院士继续道貌岸然讨论其他候选人的学术,是对科学极大的讽刺。
院士是个“终身”头衔,如果不是严重的违法犯罪,一般都不会被撤销院士称号。目前,工程院已有6名院士被撤销院士称号,主要是受贿和贪污两大方面的犯罪问题。
估计是饶毅这篇文章的影响力过大,打击面“太狠”,6月1日晚,“饶议科学”上已无法查看到推文,系统显示“此内容暂时无法查看”。
不得不承认,饶毅的锐气和骨气很令人钦佩。如果他不到处“开炮”,如果他放下姿态,学着去迎来送往,以他的学术能力和声望,当选院士是很大可能的,但他并没有为了头衔而折腰,光是这点就令人钦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3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4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