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厚之评论:国民党中央日前宣布整并黄复兴党部,引发黄复兴和深蓝的反弹,但更多的人认为,此举有助于国民党摆脱深蓝的绑架,有利于国民党未来的发展。 但国民党也首次出现中常委参选不足额,这个对国民党影响更大的议题,被黄复兴整并所掩盖,至今并没有太多的讨论。
国民党今年中常委选举,应选29人,却只有27人登记,所有登记者都自然当选,若以大学录取率来比喻,国民党中常委的录取率达107%,只要是人、交得起学费,就可以就读。 但这种录取不足额的学校,如果不能有积极的作为,退场就是迟早的事。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国民党中常委参选不足额,意味着过去饱受诟病的换票联盟、养人头党员、饮宴送礼、选风败坏都已经成为过去式;未来国民党内自中常委以降的选举,大概可以弊绝风清。 而实际的情况是,国民党不仅是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而且对老人、对所有人都缺乏吸引力,堂堂国会第一大党的“最高权力中心”,只要登记就当选,居然还没有人愿意来。
威权时代的国民党之所以采取由中央委员复数连记法产生中常委,是因为复数连记法只要能掌握近半数的选票,就能拿下几乎所有的席次。 国民党中央委员只有200人左右,其中多数是党公职,党中央相对容易掌控;当时的党中央就是最大的“换票联盟”,可以透过这样的方式保送所有想要的人当选,所以当时不少财经大老、有影响力的人士,都因此成为国民党的中常委。
而马英九在改革的时候显然没有想清楚,把选举权从约200人的中央委员,下放到近2000人的党代表,党中央立刻失去主导和掌控权,各种换票联盟纷纷冒出头,金钱、送礼、饮宴取代了原本国民党中央的力量,选风自然迅速败坏,即便马英九一度强迫所有中常委总辞改选,也是治标不治本。
当时因为两岸关系和缓,国民党中常委在对岸非常吃香,所以希望分享两岸红利的各界人士纷纷涌向国民党中常会,即便是地方首长和立委也选不过这些人;当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人长期盘据国民党中常会,国民党中常会分量和影响力也就越来越低。 长期以来,国民党内一直都有取消“复数连记法”,改为和党主席一致的党员直选之议,但这些改革提案最终都因为党主席无法抵抗来自中常委的压力而胎死腹中。
这次国民党中常委之所以会出现缺额,根本原因也是国民党的两岸红利消失。 这几年两岸关系紧张,国民党为了选举也不像以往那样亲中,对岸也逐渐了解国民党中常委在台湾根本没有多少实力,中常委在对岸也不再吃香。 此外,国民党中常委每年还要负担50万的募款责任额,比立委的30万还要高(直辖市长是每年200万、一般县市长每年50万),既然投资的钱难以回收,原本因为利益而来的人自然弃选。
中常会的缺额凸显了国民党最高权力中心名存实亡的困境,任何人只要拿得出50万就能挤身国民党领导阶层,结果国民党人还不屑一顾。 所谓的国民党中央早就已经到达崩溃的边缘,从党主席到中常委,政治能量一个比一个弱,根本不可能领导国民党。 过去一年朱立伦在总统提名过程中的策略和角色,已经引发蓝营不少的反弹,接下来连提名县市长和议员,可能都会出现争议。
国民党在马英九之后就缺乏“共主”级的领导,几任党主席都称不上是总统级,无法给党员和蓝军支持者重返执政的希望,所以士气越来越低迷。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非下一届卢秀燕愿意担任党主席,不然国民党中央的情况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但国民党的强化不能只靠政治明星,朱立伦如果想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就必须要从改变中常会开始,如果中常会的成员都有选票基础和政治能量,自然就不会有令不出党中央的问题。 看看民进党在野的那八年,中常会也没有像国民党这样无能跟无力。
朱立伦对黄复兴党部的整并,并非是出于党主席连任的考量而要弱化黄复兴,毕竟朱立伦这一任的党主席,其实就是在黄复兴主力支持下才胜出的。 朱立伦此时之所以要整并黄复兴,其实单纯只是因为财力的考量而已。 而中常委之所以出现缺额,也恰恰是因为参选者的成本算计。
国民党中常会的问题,始于马英九的私心自用,加上历任党主席的自身权力考量,所以不敢做出改革。 但如今中常会会出现缺额,中常委已经没有能量和动力去阻挡改革,国民党与其做些“青年数位部”的表面功夫,不如彻底改变中常会的体制,引进更有政治能量者加入,让中常会能百花齐放,真正成为国民党的权力中心。 朱立伦若是只想着党主席的位置,和马英九一样担心中常会太强会影响党主席的威信,只会让自己下台的身影变得更加的难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最新批示曝光 彭丽媛出面没用 |
2 | 生命倒计时 蔡磊已准备后事 |
3 | 谁动了习近平的奶酪? 姓张的还没这个胆 |
4 | 中国再爆汽车蓄意冲撞人群 死伤群众倒一片 |
5 | 中国豆腐渣工程突倒塌 5死9伤 官方封锁消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