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朋友给我看了新出炉的上海2023年总和生育率,只有可怜的0.6。这说明两对夫妇才能生育一个孩子。
国际公认的维持人口数量世代平衡的生育率为2.1,也就是平均一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
这也就是说,上海的人口出生数远远达不到维持人口数量的水平。未来,上海要维持人口数量,必须靠不断吸引外来人口进入。
朋友好奇:是什么导致了上海的人口生育率如此之低?
我说:上海生育率的分布情况,跟上海的消费水平正相关。
换句话说,消费越高的地方,生育率就越低。
消费的大头是住房。房价越高的地方,生育率就越低。
所以,坊间都说,房价是一剂效果优秀的避孕药。
但这种说法只是盲人摸象,看到表面原因便以为是根源。
根源到底是什么呢?是丛林法则起了作用!
所谓丛林法则,就是赢家通吃,输者一无所有。
假如你把上海看成是一个巨大的丛林,那么,出现这种情况也就说得通了:赢家获得了一切,包括生育多名子女的资格;输者一无所有,包括延续香火的资格。
保证丛林法则得以运行的,是高企的物价,包括房价。
赢家拥有大把财富,可以买得起大房子;输者一无所有,只能挤在集体宿舍。
这个游戏就是这么玩的!
既然这个游戏这么残酷,输者一无所有,甚至连生育子女的资格都会变相丢掉,为何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投身于其中,乐此不彼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参与者的家境、出生地的环境等。
但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参与者的观念。
这届青年们从小就被教育两套观念:
第一,卷死同龄人,出人头地。
中小学大搞应试教育。
考试出众的人的荣誉加身,而成绩差的孩子则被赶到班级的角落里,无人关注。
这将丛林法则深深烙印进了孩子的大脑中。
青年们从小就懂得,只要卷死别人,就能出人头地。
第二,为了自己,不择手段。
中小学大搞应试教育。
只要取得好成绩,就能得到奖励。
这将丛林法则的另一面:无底线竞争,深深烙印进了孩子的大脑中。
青年们从小就懂得,为了出人头地,要用尽一切手段。
学校是社会的预演。
等到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青年们也延续这套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积极投身于大城市这座真实的丛林之中,展开一场关涉生存的无底线竞争。
说白了,这批青年就是为了发展大城市准备的。这就像工厂里生产出来的螺母,专供某一个型号的机器使用一样。
只有少数人能够有机会逃避这一宿命,比如自我觉醒。
说到这里,我看了一眼朋友,继续说道:我们的孩子不能再按照这个模式培养了。从我们的家庭教育开始,我们要让他把一句话深深刻入心中。
说着,我们一起大声朗诵起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最新数据:滑向深渊,中国这一危机加剧 | 中国200万过剩教师正另谋出路 |
拐点终于出现了… | 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
中国人口红利,最迟这一年彻底结束 | 中国的棘手问题:未富先衰 |
中国连续3年“生不如死” 政府:发钱!最多10万 | 人口减少,这些地区拉响警报 |
中国“最能生娃”省份排名出炉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2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3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4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5 | 坐实了!这机构刚刚成立 习近平的手脚被绑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文明、优雅、格局 | 体育老师 |
4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5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6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7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
10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