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先说一个基本的铁定事实:人口下降是不可逆的。
要让人口不下降,生育率要达到2.1,也就是一对夫妻最少要生2.1个孩子。
1.5被认为是“警戒线”,在这之前,或许可以通过各种鼓励生育的措施来扭转人口下降的趋势。
我们现在是多少呢?
1.07。
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就是没钱闹的。
如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哪还敢结婚生子。
1、孩子教育成本越来越高
“月薪5000元,养一个孩子真的很吃力。”这是最近一个宝妈的感慨。
尽管收入水平有限,宝爸宝妈们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对孩子很舍得花钱,但很少会有家长去算细账。
那一个普通家庭从0岁开始培养孩子到读本科毕业需要多少钱?
答案就是:“也就是消灭一个百万富翁吧!”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家庭把孩子养到18岁的平均成本近50万元。
孩子从0岁培养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平均成本是62.7万元,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更是115万元起,养育孩子成本高居全球首位。
有的家长说“我这哪养的是孩子,我这是养了一个爹!”也有家长说:“花一百万能把孩子养大我就谢天谢地了。”
还有家长说“我都怀疑这辈子能不能挣到这么多钱。”更有家长感慨:“我都这么优秀了吗?居然能把孩子养育长大。”
对家长来说,最长期焦虑的一件事情也是养孩子的教育成本问题。
为了让孩子以后比自己过得更好,有个美好前途,都是尽心尽力,倾其所有。
最后家长都开始清醒了。
他们开始明白:生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
它需要完整的家庭、稳定的收入、充足的时间、优质的教育资源。
缺了哪一样,都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
现在的教育,早就不是以前那种"有学上就不错"的年代了。
所以这就导致很多家长最多只生一个,只培养一个,就更别想二胎,三胎了。
2、年轻人看不到希望
去年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8-25岁的年轻人失业率达20.4%,这是官方有据可查的数字,数据停止更新几个月之后,今年的这个数据来到了14.9%。
关于统计局对“失业率”的定义,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去查查。
从去年到今年,这个数字下降了,确实出人意料。
最近这几年的就业环境,只要是个正常的“社会人”,就应该清楚到底有多难。
很多工作了好几年、有工作经验的人,都不得不面对裁员、降薪的麻烦,更何况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
这两年绝大部分企业都在降本增效,我们的企业到底是怎样降本增效的?就是裁员嘛。
那有工作的呢?
在职场中越来越卷,曾经十几年寒窗苦读,家里父母都觉得你是那个会改变命运的小骄傲,现实却是毕业即失业。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竞争的加剧和生活成本的飙升。
年轻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就业,普遍盛行996的时代,加班成了常态,而工资往往跟不上物价的飞涨。
想卷发现卷不赢,65岁退休,35岁就被输送到社会当人才,这中间的30年怎么过?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身体上的疲惫,也不是单纯的心理压力,而是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看不到希望的挫败感。
有份社会调查报告里头说,年轻人的焦虑感主要来自学习和工作。
这种焦虑,是那种一边担心未来,一边还得拼命努力的双重折磨。
每天一睁眼,就得为了生计和梦想奋斗,就像往无底洞里扔石头,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另一边是买房结婚、生育养老的压力,极有可能是一份起薪四五千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现在连聚会大家一坐下来,3分钟之内话题就变成了彼此诉苦,工作难找,生活难熬,结婚不敢想,生娃更是奢谈。
3、出生人口下降会造成恶性循环
慢慢的,随着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各种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内卷更严重。
比如2013年至2022年,辽宁关闭了2100多所小学,吉林关闭了2600多所,黑龙江关了1900多所。
关停小学占比高达45%-60%,差不多直接“腰斩”了,但现在,不仅是东北学校在苦苦挣扎,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学也难逃此劫,连魔都上海也逃不过,2024年上海六个区里就有四所小学和12所幼儿园停办。
小学关停潮只是刚开始的小插曲,人口拐点的到来,导致小学和幼儿园迎来关停潮,逐年减少的出生人口和入园人数,必然会冲击与育儿相关的消费领域。
随着招生的减少,教师的“铁饭碗”也将面临少子化的挑战,很多学校要么关停,要么合并,教师岗位也越来越少。
到2035年,全国小学教师过剩将达到150万人,初中教师过剩约37万人。
社会最大的产业,就是结婚和养孩子。
因为无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都沿着这条人生轨迹展开,最终形成庞大的社会产业体系。
这背后是人口从出生到回天连接的无数产业,孕产、疫苗、母婴、早教、儿科医疗、儿童服装、中小学教育、培训、教辅图书,大学教育、房地产、家用汽车一系列支出。
如此循环,带动民生消费链条不断运转。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生育率至少得维持在2.1%以上。
一旦生育率持续下滑,相关领域的销售额和就业机会必然减少,进而影响消费和就业。
在中国,很多人面临着房子、教育、医疗的三座大山,一套房掏干几代人的钱包,一辈子的积蓄最后都花在医院里,这些都是一些家庭的现实情况。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生娃会更加艰难,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无用功。
最新数据:滑向深渊,中国这一危机加剧 | 中国200万过剩教师正另谋出路 |
拐点终于出现了… | 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
中国人口红利,最迟这一年彻底结束 | 中国的棘手问题:未富先衰 |
中国连续3年“生不如死” 政府:发钱!最多10万 | 人口减少,这些地区拉响警报 |
中国“最能生娃”省份排名出炉 | 人口越来越少 中国区县合并潮来了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空姐坦白:机组人员在飞行中 这样“发生性 |
2 | 重磅!川普放话,关税大消息 |
3 | 习近平8月下台?美前外交官细数可疑迹象 |
4 | 红色家族海外财产达二十万亿 习近平犯下两 |
5 | 马尔代夫快破产了!栽在中国手里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比恒大还多1.14万亿的巨头,倒了 |
2 | 普京沉痛宣布:我们被骗了 |
3 | 北京出了啥事?美前顶级情报头子发话 |
4 | 4年倒闭5万多家 中国最暴利行业 要彻底消 |
5 | 刚刚!美联储,突传重磅 |
6 | 空姐坦白:机组人员在飞行中 这样“发生性 |
7 | 哈梅内伊又装了一回,代价也来了 |
8 | 重磅!川普放话,关税大消息 |
9 | “全国一盘棋”重演?习近平的新时代 |
10 | 黄石公园野牛遭活活烫死 许多游客亲眼目睹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空前绝后:24岁的中共总书记及 | 赵大夫话室 |
2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3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
4 | 回国避坑:既不能评论国内好坏 | aoe2 |
5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6 | 中美空军相差多远?看运-20和C | 弓长贝占郎 |
7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8 | 共产革命之前的上海和伊斯兰革 | 陈家梁子 |
9 | 为何黄左反川甚于反共? | 蛇形刁手 |
10 | 习大大唱独角戏,听床师们情何 | 蛇形刁手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3 | 文明、优雅、格局 | 体育老师 |
4 | 为何黄左反川甚于反共? | 蛇形刁手 |
5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6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7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8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
9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10 | 再反转:B-2只炸了个皮毛? | 北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