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的出生率,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www.creaders.net | 2024-12-15 14:32:23  根号参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先说一个基本的铁定事实:人口下降是不可逆的。

要让人口不下降,生育率要达到2.1,也就是一对夫妻最少要生2.1个孩子。

1.5被认为是“警戒线”,在这之前,或许可以通过各种鼓励生育的措施来扭转人口下降的趋势。

而一旦低于1.5,会掉入“低生育陷阱”,无论采取任何鼓励生育的措施,人口的下降基本不可逆了。

我们现在是多少呢?

1.07。

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就是没钱闹的。

如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哪还敢结婚生子。

1、孩子教育成本越来越高

“月薪5000元,养一个孩子真的很吃力。”这是最近一个宝妈的感慨。

尽管收入水平有限,宝爸宝妈们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对孩子很舍得花钱,但很少会有家长去算细账。

那一个普通家庭从0岁开始培养孩子到读本科毕业需要多少钱?

答案就是:“也就是消灭一个百万富翁吧!”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家庭把孩子养到18岁的平均成本近50万元。

孩子从0岁培养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平均成本是62.7万元,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更是115万元起,养育孩子成本高居全球首位。

有的家长说“我这哪养的是孩子,我这是养了一个爹!”也有家长说:“花一百万能把孩子养大我就谢天谢地了。”

还有家长说“我都怀疑这辈子能不能挣到这么多钱。”更有家长感慨:“我都这么优秀了吗?居然能把孩子养育长大。”

对家长来说,最长期焦虑的一件事情也是养孩子的教育成本问题。

为了让孩子以后比自己过得更好,有个美好前途,都是尽心尽力,倾其所有。

最后家长都开始清醒了。

他们开始明白:生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

它需要完整的家庭、稳定的收入、充足的时间、优质的教育资源。

缺了哪一样,都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

现在的教育,早就不是以前那种"有学上就不错"的年代了。

所以这就导致很多家长最多只生一个,只培养一个,就更别想二胎,三胎了。

中国的出生率,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2、年轻人看不到希望

去年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8-25岁的年轻人失业率达20.4%,这是官方有据可查的数字,数据停止更新几个月之后,今年的这个数据来到了14.9%。

关于统计局对“失业率”的定义,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去查查。

从去年到今年,这个数字下降了,确实出人意料。

最近这几年的就业环境,只要是个正常的“社会人”,就应该清楚到底有多难。

很多工作了好几年、有工作经验的人,都不得不面对裁员、降薪的麻烦,更何况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

这两年绝大部分企业都在降本增效,我们的企业到底是怎样降本增效的?就是裁员嘛。

那有工作的呢?

在职场中越来越卷,曾经十几年寒窗苦读,家里父母都觉得你是那个会改变命运的小骄傲,现实却是毕业即失业。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竞争的加剧和生活成本的飙升。

年轻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就业,普遍盛行996的时代,加班成了常态,而工资往往跟不上物价的飞涨。

想卷发现卷不赢,65岁退休,35岁就被输送到社会当人才,这中间的30年怎么过?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身体上的疲惫,也不是单纯的心理压力,而是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看不到希望的挫败感。

有份社会调查报告里头说,年轻人的焦虑感主要来自学习和工作。

这种焦虑,是那种一边担心未来,一边还得拼命努力的双重折磨。

每天一睁眼,就得为了生计和梦想奋斗,就像往无底洞里扔石头,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另一边是买房结婚、生育养老的压力,极有可能是一份起薪四五千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现在连聚会大家一坐下来,3分钟之内话题就变成了彼此诉苦,工作难找,生活难熬,结婚不敢想,生娃更是奢谈。

中国的出生率,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3、出生人口下降会造成恶性循环

慢慢的,随着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各种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内卷更严重。

比如2013年至2022年,辽宁关闭了2100多所小学,吉林关闭了2600多所,黑龙江关了1900多所。

关停小学占比高达45%-60%,差不多直接“腰斩”了,但现在,不仅是东北学校在苦苦挣扎,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学也难逃此劫,连魔都上海也逃不过,2024年上海六个区里就有四所小学和12所幼儿园停办。

小学关停潮只是刚开始的小插曲,人口拐点的到来,导致小学和幼儿园迎来关停潮,逐年减少的出生人口和入园人数,必然会冲击与育儿相关的消费领域。

随着招生的减少,教师的“铁饭碗”也将面临少子化的挑战,很多学校要么关停,要么合并,教师岗位也越来越少。

到2035年,全国小学教师过剩将达到150万人,初中教师过剩约37万人。

社会最大的产业,就是结婚和养孩子。

因为无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都沿着这条人生轨迹展开,最终形成庞大的社会产业体系。

这背后是人口从出生到回天连接的无数产业,孕产、疫苗、母婴、早教、儿科医疗、儿童服装、中小学教育、培训、教辅图书,大学教育、房地产、家用汽车一系列支出。

如此循环,带动民生消费链条不断运转。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生育率至少得维持在2.1%以上。

一旦生育率持续下滑,相关领域的销售额和就业机会必然减少,进而影响消费和就业。

在中国,很多人面临着房子、教育、医疗的三座大山,一套房掏干几代人的钱包,一辈子的积蓄最后都花在医院里,这些都是一些家庭的现实情况。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生娃会更加艰难,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无用功。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中南海怂了 赶在年底突然宣布…
2 中国曝光全球首架六代战机 马斯克这样评论
3 马斯克重大信号突袭
4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5 异常高调 胡春华或将接任这个要职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