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是中国香港杰出的企业家和知名慈善家,被誉为“华语影视教父”和“慈善巨人”。
他开创了邵氏电影时代,将好莱坞的制片厂模式本土化,通过工业化制作,使华语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具备广泛影响力。
他捐建了广为人知的“逸夫楼”,这一名字早已深入人心。截至2014年,他累计捐款超过47.5亿港元,惠及无数中国的大学、中学和小学,逸夫楼遍布全国各地。
2002年,他设立了“邵逸夫奖”,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该奖项包括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数学科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的奖金高达120万美元。
邵逸夫的贡献远超商业成就,尤其是他的慈善事业,至今仍影响深远,造福无数人。
邵逸夫享年107岁,寿命远超大多数人。他的长寿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他每天清晨5点起床,几十年如一日;午休30分钟,晚上10点前入睡。无论多忙,他都坚持每天散步1小时。此外,他不抽烟,极少饮酒,保持平和心态,长期从事慈善事业,提高了自身的价值感。他在90岁时学习电脑和练习书法,保持大脑活跃。晚年,他还拥有专门的私人医疗团队保障健康。
他的第一任妻子黄美珍,与他育有四个子女。第二任妻子方逸华,既是他的事业伙伴,也是他人生中的重要伴侣。
在财产传承方面,他采取了周全的规划。他将TVB的控股权出售给陈国强财团,成功避免了家族内部可能发生的财产争夺。同时,他在遗嘱中明确规定邵逸夫基金会将永久运作,确保家族的慈善精神能够世代传承。
邵逸夫的去世引起广泛悼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教育部等多个机构公开致哀,央视、新华社等媒体称其为“爱国爱港的典范”。
尽管邵逸夫的人生看似圆满,但并非没有遗憾。他的四个子女在得知他去世后,并未返回香港悼念,甚至公开声明不会继承父亲的238亿遗产。
这一决策背后有着复杂的家庭因素。四名子女自幼生活在新加坡,由母亲黄美珍抚养。1957年,邵逸夫带着后来成为第二任妻子的方逸华在身边,而黄美珍则被留在新加坡,并被拒绝回公司工作。1987年,黄美珍病重时,邵逸夫也未曾前去探望。
由于父子关系本就疏远,加之子女认为父亲背叛母亲并对她过于冷漠,再加上方逸华反对邵逸夫原配子女接班,最终导致子女公开声明放弃继承父亲的遗产。
尽管存在家庭矛盾,但从事业、家庭、健康和精神层面来看,邵逸夫无疑是极其成功的,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与精神遗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情报披露惊人信息 事关习近平 |
2 | 遭DOGE开除,华女拒绝离开被架走 |
3 | 中国有40万存款的家庭是多少? |
4 | 中国女排第一美女离婚后嫁美国人 今生活 |
5 | 没敲响美国科技丧钟,但敲响了中国科技人的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