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的快乐,是真的想象不到!
2018年9月,一张消费账单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刷屏。
8人一顿饭吃掉41.8万元,服务费3.8万元,再加上自带的50万元酒水,总消费高达90多万元。
发布这条微博的是“稀土大王”蒋泉龙之子蒋鑫,人称“稀土太子爷”。
账单明细令人咋舌:7斤重的野生大黄鱼1.58万元,清酒冻半头鲍1.28万元,鳄鱼尾炖汤1.68万元,就连一杯橙汁都要268块。
而这顿天价晚餐,只不过是蒋氏父子挥霍无度的冰山一角。

寒门逆袭
小学文化打造百亿稀土帝国,蒋泉龙的故事原本是一个励志模板。
1952年,蒋泉龙出生于江苏宜兴,因家境贫寒,他只有四年半的读书经历。
刚满20岁时,进入一家耐火材料工厂,成为一名工人。
蒋泉龙脑子灵活,又肯吃苦,没几年就掌握了厂里的核心技术。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后来被邀请到开封第二耐火厂担任副厂长一职,月薪76块钱。
可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志不在此。
于是,蒋泉龙提出离职,带着仅有的3000块钱,回到老家宜兴,开办了一家宜兴镁质耐火材料厂。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十年积累的经验,工厂很快就步入正轨,几年内就赚了不少钱。
上世纪80年代末,江西稀土行业很火。
同时蒋泉龙还了解到,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及生产大国,其储量占全世界的80%左右。
而当时稀土企业不多,通过对市场多方考察和分析,蒋泉龙认为稀土行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准备工作,蒋泉龙于1987年成立了宜兴县稀土分离厂。
1991年蒋泉龙又创办了宜兴市稀土冶炼厂,开始以北方稀土矿为原料,进行分离和冶炼。
同时他从上海跃龙化工厂挖来时任工艺试验组组长的楼吉翔作为技术核心,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蒋泉龙的努力下,这两家工厂的净资产已经达到了1.3亿元。
1999年,他带领“中国稀土”在香港上市,成为业内首个在港上市的企业。
2001年,蒋泉龙以11.4亿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第39位。

“稀土大王”的名号彻底打响。
而蒋泉龙的儿子蒋鑫,这位被称为“稀土太子爷”的富二代,完美诠释了“生于罗马”的含义。

太子爷的奢靡生活
在这位顶级纨绔的眼里,他父亲的钱是几辈子都花不完的。
蒋鑫拥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际商业、金融及经济专业文学士学位以及威尔斯大学商业研究专业文学士学位的顶尖人才。
在拿到位后,不去想着怎么把家业做大做强,而是只想着摆烂。


蒋鑫收藏有超过两亿元的豪车,号称中国买车第一人。
他的车库堪比国际车展,有布加迪威龙、柯尼塞格、帕加尼风之子、法拉利恩佐等限量款神车。
除了收藏豪车,蒋鑫在饮食上的花费更为惊人。
2018年,上海“西郊5号”餐厅的天价账单在网上曝光,整顿饭总共花了90多万。
其中40多万是餐费,50多万是自带的酒水。
被曝光后,蒋鑫发微博:人均五万的晚饭,我反正是第一回吃。
稀土大王一夜输掉一亿元
就在儿子蒋鑫疯狂炫富的同时,父亲蒋泉龙也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从2013年开始,蒋泉龙频繁出入境外各大赌场。
赌博这种东西,十赌九输,再大的家业也遭不住?没多久,蒋泉龙欠下了将近1亿多港币的赌债。
2014年,新加坡赌场一纸诉状把蒋泉龙告上香港法院:

原告向蒋泉龙借出2244万坡元(约1.29亿港元)筹码,蒋泉龙其后偿还部分款项,至今仍拖欠约1889万坡元(约1.08亿港元)。
原告现要求法庭判令蒋泉龙还款,另加自2015年1月起计、每年12%的利息。
2017年8月,蒋泉龙“输一亿”的丑闻得到证实。
中国稀土及泛亚环保发布公告称,蒋泉龙被追讨约1.08亿港元债务,涉及本金约1889万新加坡元(约1.08亿港元)及利息。
与此同时,股民惊觉,自己买的稀土股票,却变成蒋泉龙的赌场筹码。
尽管他紧急发布公告试图与公司切割,但已经无法挽回市场信心。
资产挪用及债务危机
蒋氏父子一个挥霍无度,一个赌博成瘾,短短几年时间就把辛辛苦苦赚来的百亿家产败得一干二净。
2025年7月22日,中国稀土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
近期收到一封投诉信,由自称为中国稀土国内一家附属公司的雇员发送。
该投诉信指控中国稀土附属公司潜在挪用资产,导致债务累积以及银行及供应商频繁造访。
公告称:收到该投诉信后,董事会指示法律顾问对附属公司及相关人员进行尽职审查。
最后董事会发现,蒋泉龙涉及超2亿元逾期未偿还债务,自2024年11月26日起暂停还款,且其拒绝提供任何合理解释。
根据公司章程细则,蒋泉龙需暂停还款当日起离任董事。
并且调查结果表明,蒋泉龙已被纳入中国内地的“被执行人”及“限制高消费”名单。
蒋泉龙被踢出董事会后,住在私家别墅。
气派的迎宾绿化带、精致的凉亭,与周围略显朴素的农家院落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74岁的蒋泉龙,头发已略显花白。
但即便在自己家中,依旧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着红色Polo衫的他坐在待客的茶水桌前,似乎并未受到公司风波的影响。
茶水桌一旁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在聊天的过程中,蒋泉龙时不时从中抽出一两份材料向外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