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数学天才燃爆IMO,Open AI神操作被当场打脸

www.creaders.net | 2025-07-23 10:12:32  Letsight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前不久,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南半球落下帷幕。中国代表队以总分231分强势登顶,时隔一年重夺团体冠军。

6名队员全员斩获金牌,其中两人以满分荣登榜首,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中学生数学领域的实力。

这不仅是中国队历史上的第25次夺冠,也是过去七年内的第六次称霸IMO,王者归来实至名归。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被誉为数学界的世界杯,是全球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中学生数学比赛。

在1959年首次举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度国际级竞赛。每年由不同国家轮流主办,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参赛。

每支代表队最多6人,选手要在两天内完成6道高难度题目,总分为42分。最终按成绩比例评出金、银、铜奖,获奖者不超过总人数的一半。

在去年的第65届IMO中,中国队夺得5金1银,但最终以190分屈居第二,以2分只差惜败美国队。

中国数学天才燃爆IMO,Open AI神操作被当场打脸

今年中国队复仇归来,除了拿下231分最高成绩之外,选手们的分数也非常惊艳!

来自上海中学的邓乐言和来自重庆巴蜀中学的张恒烨双双斩获满分42分。

来自武汉经开外国语高中的谈弘毅获40分,同校的徐祺铭和来自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邓哲文都获得了36分;来自杭州学军中学的董镇宇拿到了35分。

尤其第五题几乎被所有中国队选手拿满分,而第六题成为分水岭,中国队以21分拔得头筹。

图片

而且这支平均年龄仅17岁的年轻队伍,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年仅高一的邓乐言是中国数学奥赛史上第一位在初中阶段完成高中竞赛大满贯的天才少年。

董镇宇三次冲击国家队,最终在最后一年成功入选并圆梦IMO,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

徐祺铭出生时左脑缺氧影响了运动能力,但是连续两年站上IMO赛场。

在IMO开幕式上,他艰难地走上舞台,队友们默契地放慢脚步,全场掌声响起,成就了本届比赛最感人的一幕。

图片

图源:网络(第66届IMO中国队成员)

而谈弘毅、徐祺铭、邓哲文组成的“湖北三剑客”,让也湖北成为本届比赛中唯一有三人夺金的省份,刷新同一省份金牌人数纪录。

上海中学再次将金牌收入囊中,到目前为止已经累积获得18枚IMO金牌,堪称国内最强IMO金牌摇篮。

下一届IMO将首次由上海中学主办,也是自1988年北京之后,IMO时隔36年再次回到中国大陆,而且还是第一次由中学而不是大学承办,意义非凡。

除了振奋人心的中国队成绩之外,本届IMO也集齐了几大AI选手。

OpenAI的o3与o4-mini、谷歌的Gemini 2.5、马斯克家的Grok-4以及国产DeepSeek-R1等顶流AI模型全部出战。

为了确保公平和零泄题,本次测试团队特地选在题目刚发布后立即开考,避免模型因为训练数据导致提前见过题目。

测试过程中,大模型在封闭环境中限时解答,不可联网,不可调用工具,仅仅靠已有的模型能力作答。

所有答案由两位奥数专家进行双盲评分,评判标准和IMO官方评审基本一致。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还要求人工智能公司不要抢孩子们的风头,并在闭幕式后一周再公布结果。

不过遗憾的是,AI大模型在这届IMO上全军覆没。

在这场比拼中,得分最高的是谷歌Gemini 2.5拿到13分,也就是31%的分数,铜牌都够不上。

虽然已经是最高分的AI大模型,但是bug也不少,比如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一本正经地捏造定理。

其他大模型的表现更令人大跌眼镜,比如Grok-4给出的只有结果,没有解释。

就在大家感叹AI太菜的时候,OpenAI团队用最新开发的通用推理模型,在两场4.5小时的考试时间中,和人类完全相同的考试条件下作答。

最终解出5道题,共获得35分,达到IMO金牌分数线,成功拿到了金牌。

图片

图源:X@OpenAI

不过赢了热度,输了风度。这个成绩还没有得到IMO组委会官方认证,而且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公布成绩,OpenAI的这次表现非但没有得到掌声,反而被群嘲。

真正得到认可的是谷歌Gemini Deep Think,7月21日,谷歌DeepMind正式官宣他们的高阶通用模型在IMO真题测试中解出前5题,拿下35分,

这是历史上首个被官方认可的AI金牌成绩,而在去年谷歌DeepMind才刚刚摘得银牌,进步神速!

图片

图源:DeepMind

虽然人工智能在奥数这个被称为人类智力最后堡垒的领域有了一些突破,但距离真正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奥数不仅仅是会算题、懂公式,更考验选手的直觉、洞察力和创造力,这些却是AI现在还很难具备的能力。

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会变得很厉害,但要在数学这种需要深度思考的领域真正超过人类,还远远没到那一步。

从这个角度来看,AI想要掌管人类,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数学可能仍是人类的护城河。

AI时代,数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那些取得IMO金牌的选手都去哪里了?

他们当中有多少人依然留在数学领域,真正做出开创性的突破?

联想到今年菲尔兹奖的热门人选王虹,她的成长路径和这些金牌得主完全不同。

她来自广西的一所中学,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数学竞赛,但是最后却解除了困扰数学界近百年的挂谷猜想。

图片

图源: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年会

这样对比起来,这些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

IMO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比赛,对逻辑、推理和技巧要求极高,是天才的比拼。中国队能够多次夺冠说明我们不缺聪明才智,可以说数学是我们的强项。

但问题在于,国内数学竞赛培养追求的依然是应试能力,即解题速度、技巧和模板化思维,这些在应对IMO考试时高效,但在真正的研究中未必合适。

数学研究真正需要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质疑真理的勇气以及在一个问题上深耕数年的耐心,这些在应试体系下很难培养。

图片

图源:人物

而且,很多IMO选手在高一、高二就被保送清华、北大等高校,升学压力一解除,继续投入研究的动力也就弱了下来。

这是因为在他们小时候虽然显露出数学天赋,但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数学家,走竞赛道路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升学和荣誉。

另外,竞赛生的培训生活堪比苦行僧,他们将过多的时间和经历倾注在竞赛上,付出了过多的热情,导致他们对数学已经疲惫麻木。

进入大学后,他们往往转向回报更高的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经济等,告别了数学这条路。

这也是竞赛的矛盾之处,为了选拔人才而举办竞赛,为了更好得培养这些人才而对他们的升学开绿灯。

结果大家看到的却是进入名校的捷径,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反而压制了兴趣和探索的可能性。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炸了!习远平说出这句话
2 港媒突然放风:政治局月底将有重大宣布
3 传言漫天 中纪委书记李希不对头
4 川普话音刚落 涨疯了!
5 惊爆习远平放话 习近平可能激流勇退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