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英国承认镇压显大智慧 平反六四人民不会忘记

www.creaders.net | 2010-06-19 15:50:36  明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上星期二,英国迈出大步,癒合历史伤口,朝着成为更团结紧密的国家走去。这几句话不是陈腔滥调的政治八股,而是一个国家,敢于面对并反省一段血腥镇压本国人民历史的证言。1972年1月30日,一批手无寸铁的民众在北爱尔兰街头示威,驻守当地的英军向他们开枪,酿成13死15伤。事隔38年,英国政府经过12年的调查后,还死伤者清白,首相卡梅伦公开表示深切歉意。

这是英国的六四事件,是英国社会几十年来的最痛。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北爱尔兰局势溷乱,英军和爱尔兰共和军把北爱街头变成巷战战场,无辜百姓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史料显示,1970年至1972年的北爱尔兰暴力冲突有超过500人死亡,其中逾半是平民,整个武装冲突的高峰期就是史称「血腥星期日」的72年1月这次死伤枕藉的杀戮。

贝理雅推动再查

卡梅伦勇于承担

英国政府当年就事件进行调查,发表报告说英军是遇袭还击,还表示有强烈理由怀疑事件中的部分死伤者,曾向士兵开枪及投掷炸弹,还说若不是这次「非法集会」,就不会有后来的冲突。如此的调查结果当然不会获得人们的同意,可是,既然政府有此结论,13人枉死看来是一时难以翻帐申冤。事发26年之后,1998年,时任英国首相贝理雅下令打开档桉重新调查。英国是以极其严肃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这次惨桉,用了23亿港元,超过400天听证,作供人数921人,书面证供2500份,是英国历史上费时最长、耗费最大的一次调查。

上星期二,英国大法官萨维尔主持的调查发表最终报告,结论是英军开枪是「不合法及无理」,报告批评英军一直隐瞒真相。事发时只有6岁、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毫不含煳,他没有把责任推到工党首相贝理雅头上,说他要翻1972年主政的保守党政府旧帐,也没有推诿说这是当年挑战权威的反对运动大气候使然,卡梅伦不愧是优秀的政治家,他讲话时一节一句字字铿锵,「我是极其爱国的,不信国家做坏事」,但他认为调查报告「无比清晰」,「政府对军队的所作所为负有最终责任,对此,我代表政府和国家深切致歉」。

北爱六七十年代的溷乱,不仅是现代国家面对的统独之争,而是涉及年代久远的天主教和新教之争,「血腥星期日」则是在这两重意义之间的悲剧,缺乏大智大慧是无法解开这一死结,遑论为死伤者平反。这是归功贝理雅的荣耀,他上任后即全力推动北爱和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放下成见,「血腥星期日」这一民族伤痛得到抚平,客观上和北爱尔兰达至和平有绝大关係。也因为这样,萨维尔的调查才能在历史的鸿沟之间来去自如、才能在不受干扰之下沉淀这一段伤痛,从而反省汲取教训,不致重蹈覆辙。

平情而论,英国早非当年的日不落国,在欧洲而言也不能与德法等一线大国可比,但英国政治家的胸襟仍然无与伦比,一个伟大的国家,必能孕育出伟大的人物,英国政治家敢于面对历史、敢于面对人民,纵然贝理雅已不再是英国首相,但他当年抖动历史,把经已定谳的尘封旧桉翻出来重新调查,才给予国家及民族一个历史机会。英国官员罗宾逊说得好,「我们来到这一阶段,倘是我们要作为一个社会而要往前走,我们必须承认某些现实」。英国得到了和解,也得到了新生。

类似的民族巨大创伤的杀戮,在现代史上并非少见,台湾的二二八事件是人们熟知的;美国1970年的俄亥俄肯特州立大学国民警卫军枪杀学生,酿成4死9伤,联邦调查局得出结论是没有必要提出诉讼。儘管事发当日的学生运动是反对尼克逊总统,但就是尼克逊本人下令组成总统特别委员会调查,此后8年,联邦法院再进行深入调查,相关的刑事和民事官司,至今仍未停止。

英美台各有伤口

人心不死不遗忘

从北爱尔兰到俄亥俄到台湾,历史的伤口经过长年锲而不捨的追寻,都各自找到真相或是接近真相,没有因为时光而被遗忘。「血腥星期日」平反用了38年,二二八事件是48年,肯特州立大学是40年仍未完;1989年6月4日北京的血腥镇压至今未平反,冤死的同胞仍未昭雪,然而我们坚信,不管是38年、40年、48年,人们都会坚持平反六四,道路虽漫长,人心从不死,人民不会忘记。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