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英美留学成本暴涨之际,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小众但高质量的教育目的地。
其中,被誉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北欧国家芬兰,一直是教育理想国一般的存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以及针对青少年测评的全球PISA结果,都将芬兰教育推上了神坛——
学生“躺平”,却能屡屡创造教育奇迹,在全球评估中位居世界前茅,且每周在家庭作业上所花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这次,我们跟两位芬兰教育的先行者聊了聊:
女孩佳奇从上海体制内学校转入芬兰的一所IB国际学校-图尔库大学附中,成为当地第一位中国小留学生。
江老师是一名旅居芬兰两年的教育专家,带女儿在芬兰读书,也是一位美高顾问,对中国、美国和芬兰教育差异有着深刻的观察:
“芬兰教育不是标准化的大棚里种菜,而是有机的,有生命力的。但遇到的挑战,却也不少。”
一个中等学生的选择
佳奇原本在上海的一所体制内名校读书,在班上属于“中游学生”。
“在上海一流学校读书,我不是尖子生就很常被忽视,我喜欢画画,也被人看作是不务正业的选择。”
这总让她有种限制感,也恰恰击中了很多中国学生的痛点。
一直从事美高申请工作,带女儿在芬兰读书的江老师观察到:“不管就读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们的教育很容易出现过度规划的问题,仿佛成为了机器。”
机缘巧合,佳奇遇到了江老师,后者推荐她或许可以试试芬兰:“这里的环境适合你——擅于独处,但又渴望自由,还没有美高那么强的竞争。”
这是一个巨大的决定,数月纠结和考察后,她选择了芬兰历史悠久的IB学校——图尔库大学附中。
■University of Turku研究氛围浓厚,英文课程很多,在全球大学排名上可以对标国内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曾出过两位芬兰首相,知名度很高。
这所学校有100多年的历史,在1991年就拿到了IB认证,历史悠久,毕业生去往全球大学:有人留在芬兰,有的去了欧洲,有人录了牛剑,还有人也去斯坦福耶鲁等。
很特别的一点是,学校由图尔库大学直接管理,这是芬兰第二历史悠久的大学,仅次于赫尔辛基大学,也是大学的实习教育基地,所以都配有来自教育学院的研究生助教。
就这样,佳奇成为了这所学校高中部第一位历史上来自中国的华人学生。
入校后,佳奇发现这里像个小联合国,同学来自英国、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堪称小联合国。
背景也非常多元,有父母来芬兰工作的外企员工子女,有当地就读国际教育的同学,甚至还有难民的孩子。
要知道欧洲人手三门语言打底,芬兰语自己又没有基础,英文没够到母语水平,佳奇怀疑:我真的可以生存下来吗?
■图尔库大学附中IB国际部的学生合影
不过,学校的同学们让刚来芬兰遇到巨大语言挑战的她放下了一些焦虑。世界各地的同学们都会安慰她“大家都一样,芬兰语都是零基础。”也有人羡慕她会说中文,让她意识第一次自己的独特和优势。
其次,芬兰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零基础学生,七八个同学一起从基础学起;第二阶段则是混合班,会跟母语的同学一起上,考同一张卷子,但分数要求不同,很有个性化。
“芬兰语的科目跟IB课程是两条平行线,不会影响IB成绩,这也让我释然不少。”
环境的力量很快显现。“这里的同学动不动就会说三国语言,起初我也有语言的压力。但后来我忽然发现自己的焦虑来源于什么都要和别人比。
“这是国内攀比思维留下的后遗症。”佳奇笑谈,“我们只看到别人有的,而从没有看到自己身上有的。”
■图尔库大学附中,佳奇的IB课程相当于学校的国际部
教育不仅有知识
还有参与社会的深度
江老师用一个精准的比喻来形容芬兰教育的不同之处——芬兰教育是“有机教育”,而目前大多数趋同性的教育更像是“大棚里种庄稼”。
随着越来越卷,人们都急于按照某套模板寻求一流学校的入学密码,而这样的出品就犹如被贴上质检标签的大棚培育的瓜果,光鲜靓丽,但都长一个样儿。
“芬兰不一样,种出来的庄稼各种各样,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每一个都自然生长,是天然的,才是尊重教育规律的。”
■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全球幸福报告》中,芬兰连续六年成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曾经是“大棚里的庄稼”的佳奇来到芬兰不到一年,就发现自己变得有自信了许多:
“每天你都能收到10句以上的夸赞,从里到外各种角度的夸赞。在学校的表现也是一样,大家都是互相赞许。这种积极的反馈听久了,会潜移默化觉得我很棒。”
学校的包容性也让佳奇印象深刻,强调反歧视,严格保护学生隐私:
“老师给学生讲解试卷时,两米内是不允许其他人站立,以免暴露分数;学校也从不公布排名,不会让别人看到你的卷子,除非你自己愿意。”
■芬兰梗图,排队都很有边界感。
这种正向循环的威力惊人。
从一个不敢开口的内向学生,到现在竞选学生会获得第二名,佳奇正在积极争取第二学期艺术社社长的位置,参与策划文化日活动。
芬兰教育不仅教知识,还让学校积极去接触真实社会。
佳奇的学校开设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培训。除了常规的IB课程,这里有创业思维课程、面试辅导、驾驶辅导等。
学校还鼓励学生积累工作经验,80%的同学都找到了暑假工:“我最近看到很多同学在Ins上开设店铺账号,进行小型创业,做海娜纹身设计、编发、美甲或者卖小商品。”
芬兰的考试制度也体现着人性化。考试不理想可以申请重考,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佳奇解释道:“哪怕很小的一个词汇测试,如果你觉得表现不够好,一个星期之内会有一场retake。你永远都有机会改正错误,而不是一步走错就天塌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的国内朋友都惊讶于她的变化:“每次视频看到我就说,芬兰风水养人,气色都变好了,说话的方式、外观、谈吐都变了。”
■佳奇过生日的时候,国际部来自非洲的同学亲手为她缝制了一个玩偶;在回国探亲之前,亚洲的同学们还去森林里摘了野花送给她。这些都是平日里心头上的点滴温暖
最让佳奇震撼的,还是芬兰同学参与社会的深度。
最近她的学校有两个18岁的学生参加了市政议员的选举,他们提出在图尔库修建有轨电车,参与青少年教育、体育治理,思考多元文化背景人群的融合问题。
“我当时很震撼,18岁要么在高中,要么准备考大学,但人家已经可以参与真正影响社会的议题了。”
佳奇发现,同学们在选择未来时,不是先考虑要考什么大学,而是先想“我以后要从事什么职业”。
这种从生活需求倒推教育选择的思路,与国内名校优先的思维形成巨大反差。
就像江老师说的:芬兰教育回归到最初的原始与纯粹,你想学什么,我就教什么。你想让我帮助你,我们所有人都支持你。“在芬兰,你真的有时间,也有条件做最好的你自己。”
教育从不是点石成金的事情,而是滴水石穿,佳奇也深受影响:
“我可能不会再把上名校作为一个追求目标,而是要去探索我自己想做什么,去什么大学更好能支持我通往这样的未来。”
“早鸟福利”?
那么,去芬兰读书,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就拿图尔库大学附中国际部来说,学费加住宿费及管理费一年差不多3.9万欧元,算上每个月400-500欧的生活费,每年下来平均30-40万人民币。
开支与国内一线城市的国际学校费用差别不大。
现在成为最早几批中国低龄留学生,还有一些隐藏的“早鸟福利”。
首先,芬兰并不像美国、英国这将国际生看作生意,人数不多,算是一片待开发的净土,大学申请时,在芬兰的中国留学生也存在一定优势:池子不一样,会更有一些主动权。
而且芬兰治安很好,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此外,芬兰属于申根区,暑假可以游遍欧洲,文化体验的附加值更有份量。
不过,佳奇也坦诚地跟我们分享了压力的另一面:“语言的挑战、国外独自生活和社交,方方面面的压力不亚于国内学习上的负荷。”
“如果说压力是对的,我会选择这种能让我变得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健全的积极压力——我不希望过每天都要努力冲分数,甚至要用精神药物维持的生活。”
江老师更直接:“芬兰教育好是真好,但不适合所有人。它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心定、有主意、有动力,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基于多年来在芬兰的观察,江老师发现适合芬兰教育的家庭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特质:
他们通常接受孩子不是“超级牛娃”的现实。他们更注重成长过程而非结果导向,愿意给孩子时间去探索和试错。
从学生特质来说,芬兰的教育环境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因为整个社会都很强调独立。
■佳奇和同学们在像森林一样的校园里野餐。
此外,气候和当地风土人情也要考虑。芬兰的冬季漫长,而芬兰人普遍比较内向,这与我们常见的“美式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你刚去会觉得有点冷漠,但这需要一点时间,一旦成为朋友,你会发现他们非常忠诚、热心。”
这里的教育更像是一座人生图书馆,你需要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些书。
在被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的芬兰,佳奇对幸福有了新的理解:“这里不是让生活和学习慢下来,更多是静下来。”
■佳奇在芬兰的多彩生活碎片
从体制内跳出,勇敢的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佳奇从决定的那一刻起,就跳出了原先对未来设定的那个“盒子”。
来芬兰,在图尔库大学附中的日子里,用她的话讲,“整个人活得通透了。”
“我觉得人生没有上限,这个世界这么大,你的人生只有一次,没有什么是你一定要做或一定不能做的。”
对于正在教育路上纠结的家长们,佳奇的建议是:“一定要有勇气加耐心。”
芬兰的教育也不是万能药,它有自己的适用人群和条件,但它确实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大棚之外,也有存在一种教育允许孩子有机生长,跳出盒子外,活出不被受限的、幸福的生命。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炸了!习远平说出这句话 |
2 | 党内新势力杀出 老习突入ICU |
3 | 港媒突然放风:政治局月底将有重大宣布 |
4 | 习真实情况如何?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
5 | 传言漫天 中纪委书记李希不对头 |
6 | 川普话音刚落 涨疯了! |
7 | 不装了!这两人同步“辱习” |
8 | 突发,习近平家产被美国盯上了 |
9 | 惊爆习远平放话 习近平可能激流勇退 |
10 | 中国突发:李刚被提起公诉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赵晓:没有荷兰,世界将会怎样 | 万维网友来 |
2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3 | 惊爆秦刚遭野蛮刑讯逼供致死。 | 雷歌747 |
4 | 中共高调宣称“高水平对外开放 | 陈家梁子 |
5 | 独家爆料“爱泼斯坦名单” | 阿妞不牛 |
6 | 冷眼:习近平丧失军权,恐现刀 | 万维网友来 |
7 | 还笑话川普吗? | 山蛟龙 |
8 | 党中央对东莞的态度 | 旅泉 |
9 | 我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奇 | 甲申秋立 |
10 | 2024回国:再度重相逢 (完) | 马黑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独家爆料与羊头杂谈:驳川黑教 | 蒋大仁勇 |
2 | 天才川普签天才法案.对川普时 | 木秀于林 |
3 | 还笑话川普吗? | 山蛟龙 |
4 |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 随意生活 |
5 | 历史将要证明川普只是一只狗熊 | 右撇子 |
6 | 无诚信者无善终 | 施化 |
7 | 独家爆料“爱泼斯坦名单” | 阿妞不牛 |
8 | 烟火气供养的四川安岳石刻 | 老冬儿 |
9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10 | 中共国人都在喝粪水 | 山蛟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