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华盛顿时报:美国人不必惧怕中国

www.creaders.net | 2007-05-02 08:50:18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上官天乙综合报道:美国华盛顿时报5月1日载文《别喜欢上中国恐惧论》。文章说,跟一些妖言惑众的言辞相反,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无论是田纳西的棉花农,波音的工人,迈阿密的酒店和建筑工人,或者可以获得较低成本押款的美国购房者)因那些在中国辛勤工作的人而过得更好。不错,一些美国纺织业工人丢掉了工作,但美国人花十五美元就买到了原本要二十五美元的棉裤,多出来的十美元用来支付餐饮或其他商品和服务,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多。

   国际先驱论坛报也有文章披露,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持下的专门工作小组审议过中国崛起的意涵。结论是,“美国需要采取更广泛和更专注的战略——融合(integration)——来最大化与中国合作的领域,最小化冲突的可能。”

    据中评社香港5月2日电,华盛顿时报文章解释说,当你去沃尔玛买条标有“中国制造”的棉裤,那些棉裤上的棉花很可能产自美国。 如果你在沃尔玛买这条棉裤花了十五美金,当中一些钱可能落入一名田纳西棉花农、一家美国棉花中介、一家棉花出口商、一家挪威船运公司以及一家中国纺织品公司手中。 
 
   

假定沃尔玛给中国公司五美元来买这条裤子,而中国公司需要给美国的棉花供应商两美元来支付棉花费用,然后把剩下的三美元拿到中国的银行,以获得中国货币支付工人和当地费用。

  那样一来中国的银行就有三美元。一美元可能用来购买美国政府的证券。另外一美元可能是给中国一家航空公司购买波音737的贷款。而且最后的一美元可能贷给中国一家酒店公司,帮助他们购买和翻新迈阿密沙滩的一座美国酒店。最终,美元基本上用来购买美国商品和服务,或者用于投资美国。

  中国的银行用美国政府的证券来备份,或者变成自己的货币储备。中国如今拥有大约4200亿美元的美国公债,占8%。日本持有12%。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持有另有的20%。美国个人和机构持有剩下的60%。

  文章还说,跟一些妖言惑众的言辞相反,中国人不会突然抛售他们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因为这些债券提供了许多银行储备。如果他们忙于大宗抛售,他们只会压低债券的价格,这样会摧毁他们自己的银行系统——他们很清楚这点。当中国人购买美国债券,美国投资者可以把更多资金投入美国更高回报率的生产性投资,因为他们不需要资助那么多美国政府债务。这样,中国持有美国政府债券对中国和美国都有利。

  中国人还是美国商业非常大的消费者,当他们购买产品,例如波音飞机,给美国人创造了许多高薪岗位(往往比那些丢失的纺织工人岗位要高)。中国人还是美国大的直接投资者。当他们比如升级一家旧的迈阿密酒店,他们为美国建筑和酒店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而且让美国有了更好的酒店,这对消费者对收税员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融合是上策 

  中评社评论员丘峦5月2日的文章说,中美关系目前正处在相对的冷静期,中美双方都在思索,如何处理可能到来的新形势、新问题。Carla A. Hills和Dennis C. Blair日前在美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透露说,16个月前,他们汇聚外交关系委员会主持下的专门工作小组,来审议中国崛起的意涵。他们的结论是,“美国需要采取更广泛和更专注的战略——融合(integration)——来最大化与中国合作的领域,最小化冲突的可能。”

  文章说,长期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主要精髓是“制衡”。Carla A. Hills和Dennis C. Blair汇聚的专门工作小组,可能算是政策研究的一种方式,其结论可提供外交关系委员会参考,可能有影响,也未必有影响。但无论如何,能够从比较客观理性的角度探析美国对华政策,总是值得肯定的。中美关系发展至今,已经足够条件吸引美国人认真地、深层地、客观地、理性地做一个思考的时候了。

  Carla A. Hills和Dennis C. Blair认为,融合有三个因素:一,加深与中国的接触,特别是在安全、法治和善治方面;二,让中国更彻底地融入国际社会,更好地处理环保、能源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问题;三,通过加强美国的全球经济竞争力、继续推进军队军事化以及加强同盟和安全伙伴关系,制衡中国日增的力量。

    中评社文章指出,Carla A. Hills和Dennis C. Blair等人提出的“融合”论,尚存问题:一,还是留了制衡的尾巴的。二,还是从绝对维护美国利益出发,缺乏公平的。三,对中国还是担忧害怕的。如此条件下的融合,中美双方都会感到困难和不舒服。

  不过Carla A. Hills和Dennis C. Blair解释说:“这些措施并不是要遏制中国,而是解决跟其增长相关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世界很少可以顺利地对付一个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呼吁美国、其他国家和中国自己的明智政策。”
 
    Carla A. Hills和Dennis C. Blair又说:专门工作小组鉴定了美国几个不安的来源:一,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随着而来的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已经等同于更大范围的全球化经济挑战。二,中国的人权纪录仍然不佳,政治自由化和宗教自由进程落后。三,中国扩张的影响力让一些人认为中国在谋取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角色。四,一些人预测中国会很快崛起,在军事上和美国平起平坐。五,由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变得更强大更自信,那些中美利益有分歧的领域已经受到更尖锐的关注。

  Carla A. Hills和Dennis C. Blair呼吁:“一定不要让这些分歧蒙蔽重要的事实。与中国接触已经有很大的成就,给两国带来更大的繁荣,促进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发展。通过接触,中美关系已经从以对抗性为特色变成以合作为常态的关系。这些事实让我们断定,美国解决对中国关切的最好办法就是以一个积极的议程、以自信而非恐慌来处理这段关系,锻造合作的习惯,减少挥之不去的相互猜疑。华盛顿还需要抑制赤字开支、促进储蓄、大力投资教育和技术以确保未来经济竞争力,以此来整顿国内事务。”

  文章最后说,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超过任何历史时期。中国的不可遏止的大发展是一大原因,此外,这一定是美国对华政策行将发生重大调整的前夕!至于调整时间是在3年还是5载之后,尚需等待!

最近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为何转向强硬
 
  最近,美国正在向WTO控告中国的紧张贸易关系,对此,广州日报发表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王鸿刚文章说,这既反映了美国对华心态的微妙变化,也是其国内政治角力和微观利益算计的结果,更有确立对己有利的双边关系框架的长远战略考虑。因此,中国应该加强风险意识。

  对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美国舆论大体给出了四种解释:“压力增大”、“耐心耗尽”、“权力交换”和“先发制人”。所谓“压力增大”,是指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再创新高,民主党控制的新一届国会责成布什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所谓“耐心耗尽”,是美国认为中国在国内经济改革方面进展缓慢,美国逐渐对中国失去耐心;而所谓“利益交换”,是说布什政府试图通过对中国示强,讨好国会的民主党人,以换取国会延长对总统贸易谈判的特别授权期限。而所谓“先发制人”,则源于美国政界流传的所谓“美国强硬,中国就会让步”的“潜规则”,在5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前先给中国一个“下马威”。

  这些对短期因素的强调,虽然充斥着浓重的美国式逻辑,却也多少反映了美国当前的政治现实和一些人的想法。但除此之外,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突然变化,还有长期和战略性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总体设计。在美国战略界看来,同一个规模如此巨大、崛起如此快速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日益深化的经济关联,对美国而言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美国必须从战略高度构建对华经济政策,确保自身的优势地位和绝对安全;同时,在美国“变革外交”的战略视野中,中国是一个正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转型大国,必须通过有效手段对中国加以“引导”和“对冲”,而经济活动是其最重要的杠杆之一。

  文章指出,美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软硬两手交替使用,在从对华交往中获益的同时,防止中国对美国的全球政治和经济霸权构成挑战。这是美国在处理同贸易和投资伙伴的关系时的基本目标和一贯手段,也有专门针对中国崛起的特殊意味。

  因此,中国一方面要对可能遭遇的更加频繁的经济纠纷保持平和心态,将其视作正常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不必大惊小怪;另一方面,也要对自身成长给世界造成的冲击以及可能引发的政策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吸取墨西哥、日本等国的前车之鉴,防止因屈从于外部压力或对形势估计不足,而造成本国经济停滞甚至衰退。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胡春华一直遭围剿 传胡锦涛硬顶死保
2 新规敲定!中国制汽车几乎被全面禁止
3 王小洪最新讲话 调门也变了
4 离婚25年 李连杰与前妻黄秋燕在北京重逢
5 处境凶险 习已六神无主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