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关于硅谷的创立,其中的一种说法,是创于1957年─八名年轻工程师在这一年设立早期的芯片公司「快捷半导体」。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硅谷,半导体公司到处都是,在半导体之前,硅谷到处仍是果园。之后,是计算机软硬件的公司,接著是网络公司,然后是新形式的网络信息,例如社交网站Facebook和播放短片的YouTube。硅谷最新的发展是绿色科技:太阳能电池和金属板、以及插电式的油电车。从这种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科技是硅谷的核心,而持续创新则是它的成功之道。
「创新」虽是众所周知的说法,但实行起来却很困难,否则其它地方早就可以追上硅谷。那么,在持续创新的精神下,硅谷会有些什么胜过其它地方的特点?
其中一个别处所无的特点是对创业主意的重视,而对创业主意的重视,则可见于硅谷愿意就创业主意进行投资,把风险和成本的考虑,视为次要因素。这种敢于冒险投资、不怕失败的精神,就是硅谷特有的文化。
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马克·查克柏格 (Mark Zuckerberg)是哈佛的辍学生,他在想出社交网站的主意后,就像其它梦想创业的东岸人一样,没有留在希望成为新硅谷的波士顿发展,却西来硅谷找机会;果然,他在这里找到风险投资家彼德·菲尔 (Peter Thiel),菲尔投资50万元给他,因此Facebook.com就在2004年成立。2007年10月,微软出资2亿4000万元购买Facebook的1.6%股权,这表示Facebook的市值已增至150亿元。
对于硅谷特有的冒险创新精神,Google执行长施密特(Eric Schmidt)说得最彻底。去年是硅谷创谷50年,硅谷各大企业的主管纷纷对矽谷的未来发表意见,施密特的说法是:「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创业主意,那么财务之事,自会慢慢水到渠成。」
施密特的主张创新,并不只限于科技,还在于管理和经济,甚至在于政治。他管理Google,让员工在上班时有20%的「自用时间」,这两成的自用时间,当然不是用来埋头干活的,而是用来进行自订项目的创新时间。
施密特对清洁能源甚有热情,他认为美国和全球可以放弃石油,代之以清洁能源 (太阳能、风力发电、电池等),发展清洁能源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且为美国经济开出一番新天地。他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在20年内,插掣充电式的油电车可占到美国整体汽车的50%。施密特的创新观念,还用到政治上。他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欧巴玛思想创新,是推行开发清洁能源、开创新时代的理想人选。
总之,创新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切法则,不独是硅谷的未来,而且还是经济、政治赖以成功的要素。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2 | 北京怂了!美方搬出两件事 迫使中方达成协 |
3 | 他赞柯克案枪手 被吊销美签 永久禁止入境 |
4 | 传禁书再度现身,习失势信号? |
5 | 真正的上流生活,把退休老干部都惊呆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