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1月30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他不是黑人”,摘要如下。
他也是半个白人。
我们称我们的当选总统是黑人———他称自己是黑人———因为我们使用的是过时的语言和逻辑。经历了300多年的苦难历史后,我们仍死守陈旧的种族主义法则:只要有黑人血统就是黑人。50%等于100%。不存在半黑半白的人。
这就是我在选举次日的反应,我看到本报头版印着:“奥巴马创造历史:美国决定性地选出首位黑人总统。”
一家接一家的媒体用差不多同样的词汇重复着这句话。感觉就好像我们一脚跨入未来,一脚仍陷在南北战争前的南方。
词汇的发展跟不上进步的步伐。
鉴于多种族混血人口越来越多,在我看来,贝拉克奥巴马不是我们首位黑人总统。他是我们首位跨种族、跨文化的总统。他不仅仅代表着非洲裔美国人的成就。他是种族之间的桥梁;他是宽容的生动象征;他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严格的种族划分必须废止。
![]() |
作为西班牙裔美国人,我的血统几乎囊括了所有种族。在美国,拉美血统的人总是难以确定种族。上世纪60年代末,《民权法案》迫使美国人开始思考种族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填人口普查表时总是填白人一栏。1970年后,表格上有了西班牙裔一栏,我们就选这栏。但从2000年开始,公民可以在种族类别中选择多个选项,于是我们中的许多人把所有选项都选上了:土著居民、白人、亚裔、非洲裔。
种族通婚代表着美国以盎格鲁血统为基础的美国种族体系的惨败。我们为何不承认这是革命浪潮?我们为何不能找到词汇来形容它?我们为何要继续使用陈旧的词汇,把一名黑白混血儿称为黑人?
就连奥巴马本人似乎也使用这种命名方式。他在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中》写道:“在美国,我一直试图把自己看作一名黑人。然而,除了我的外表之外,我身边似乎没人知道黑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北美一直不情愿承认种族融合的事实。在纳粹德国和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盛行的反种族通婚法律在美国的许多州一直使用到1967年,直到“洛文诉弗吉尼亚州案”废除了这些法律。这些法律的目的,尽管没有明说但不可否认,就是为了保持种族的“纯洁性”,确保白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对白人而言,与黑人、亚洲人或印第安人生儿育女不仅是令人讨厌的,而且是要受到惩罚的。然而,跨文化的种族融合一直在无声无息地进行着。
在过去半个世纪,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激增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种族融合不可避免地发生,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证据无处不在。如果不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文体圈中,诸如泰格伍兹、哈莉贝里、本金斯利、关南施、玛丽亚凯丽。然而,我们仍坚持用一个简化了的名称来称呼这些混血儿:贝里是黑人。金斯利是白人。关南施是黄种人。就连他们本人也用他们皮肤外表的颜色称呼自己。语言尚且如此,叫我们如何能够称自己生活在一个后种族主义社会?
我不禁想起社会学家特洛伊迪斯特和生物伦理学家皮拉尔奥索里奥说过的一句话:所谓肤色,很少是皮肤外表的颜色。有的人看上去是白人,而其血统大部分来自非洲祖先。有的人看上去是黑人,而其血统大部分来自欧洲祖先。
当选总统皮肤颜色说明不了多少问题。皮肤颜色是一个不可靠的标志,一个欺骗性的包装形式。我们现在难道不应该停止使用这种纵容种族划分的标签吗?我们的语言现在难道不应该有所改变吗?
世界末日来袭?美国男子7大末日求生建议 | 美联储主席的风骨 |
巴菲特再捐逾60亿美元股票 创近20年来最大笔 | 美国15岁女孩好心喂食40只狗 惨遭围攻致死 |
冒充空服员6年免费飞遍全美国 5大航空全中招 | 巴菲特强调 这辈子只有3件事“值得挥霍” |
夫妻龙卷风中紧抱 她见断臂喊救命不知是自己的 | 川普前美女官员上节目突晕倒 主持人吓傻 |
2大球队“抢人大战” 意外挖出新教宗是死忠球迷 | 库克谈“94岁巴菲特宣布退休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为什么不建议女生穿瑜伽裤?看看这3组素人 |
2 | 马斯克组党参加2026选战 民调支持率显示… |
3 | 张又侠战略布局 拱卫首都 合围东部战区 |
4 | 金砖峰会登场,“抗美集团”崩盘了? |
5 | 习近平缺席金砖,是因“有更要紧的事”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