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政府一位高层透露,美国计划扩阔布什时代的对华关注范围,不只谈及经济议题,更会加强对中国气候、能源和人权问题的关注。
国务卿希拉里下周将开展上任后的首个外交之旅、出访北京。美国政府表示希望能与华建立更全面关系,以祈创造更多合作机会,不只局限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更可在气候和朝鲜、伊朗核问题上开展合作。但希拉里新的对华关注点却会为中美关系带来风险,专家表示,谈及西藏和污染物排放等敏感问题均会导致中美关系紧张。
但专家也指出,希拉里要谈及这些话题也非易事,因为美国仍然很需要中国的经济支援。若将这些话题放到谈判桌的话,美国要得到北京对于金融监管和救市计划上的支持,便更加艰难了。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中国研究项目主任裴敏欣(Minxin Pei)分析说,“希拉里的困难不只在于时势不对,更在于这些话题将会增加两国摩擦。两国过去没有谈这些话题,是因为这些都是具争议性的问题。”
希拉里曾指过去布什“将中美关系转变成经济对话,虽然经济是两国非常重要的议题,但这也不等如是全部。”希拉里上周也向记者表示,“希望经济会是中美更全面协议的一部分,我们正在努力促成协议。”但希拉里也不是对中国议题充满野心的唯一一人,财长盖特纳和白宫能源与气候政策协调员卡洛.布劳纳(Carol Browner)都同样重视对华议题。
故此,希拉里更要重新夺回国务院对对华关系的主导地位。前财长保尔森曾主导了一段长时间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尽管这个会议涵盖了大部分议题,但却没有谈如西藏等美国关心的话题。
中国去年爆发“3.14”事件后,当时的民主党总统提名参选人希拉里曾呼吁布什不要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但最后,布什还是去了北京,因为布什政府主要是在人民币汇率议题上施压,而非人权议题。而奥巴马政府的语调则比较温和,表示会先关注中国的气候暖化和能源效益问题。所以预料希拉里也会带同主张合作减排的新任气候变化事务特使斯特恩(Todd Stern)一道访华。
美国此行更可能会谈的,是像布什政府一样要求两国一同大幅度减排。但气候专家担心,这些对气候立场的努力很容易会因中美关系的变化而消失。
史丹佛大学能源教授维克特(David G. Victor)认为,“我们需要把一切伊朗纠纷、非洲竞争和人民币汇率等一切会对双方关系有害的东西都放到一边。”
希拉里将会到访日本、印尼和韩国,在中国一站,相信并不会与中国人民直接会面。希拉里曾在1995年到北京出席一个妇女权益会议,其间所发表的言论给予了中国人民不友善的感觉,难以想像希拉里此行会在西藏等人权议题上降低语调。
美国官方表示,希拉里希望促请中国重新启动朝鲜核问题的六方谈判,有分析认为,希拉里应该在启程前尽快委任一位朝鲜核问题谈判大使,以显示问题的紧要性。因为现任朝鲜核问题大使希尔预料将会被调派往伊拉克。
外间盛传前美国驻韩大使鲍斯渥斯(Stephen Bosworth)将会接任希尔位置,鲍斯渥斯上周曾访问平壤,并向传媒表示朝鲜政府或有意与奥巴马政府对话。但希拉里现在最大的挑战还是要抢占对华政策的主导权,但有些专家对此表示怀疑,毕竟希拉里并不是财长。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拉迪(Nicholas R. Lardy)说,“现在有什么问题比经济问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