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其实,对于18号楼而言,希拉里·克林顿的确是一位老朋友。1998年,希拉里·克林顿作为第一夫人,陪同她的先生——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就是住在钓鱼台18号楼的。
仿造明朝时期建筑风格建造的18号楼位于钓鱼台国宾馆的中心位置,是钓鱼台里规格最高的元首级接待楼,绝大多数外国元首或首脑访华时都会在此下榻。
也许是中方特意的安排,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巧合,阔别10年之后,希拉里·克林顿再次回到了18号楼。楼内的古色古香依旧,而此时的希拉里·克林顿,却已经成了美国国务院的掌门人。
其实,不仅对于希拉里·克林顿,对于中美关系来说,18号楼也是意义非常的。1972年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就下榻在这里。而那次访问,则使横亘在中美两国间的坚冰从此消融,开启了两国关系的一个全新时期。
当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希拉里·克林顿和杨洁篪握手的那一刻时,希拉里·克林顿禁不住内心的欣喜,第一次提起了18号楼。“我很高兴能再次回到北京,来到这里。在1998年的时候,我和我的先生就曾经住在这里。”
故地重游,触景生情。无论是和杨洁篪,还是向在场的中外媒体,希拉里·克林顿都毫不掩饰自己对于18号楼的真实感情。“这里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她动情地说。
带着对18号楼的美好回忆,希拉里·克林顿和杨洁篪的工作会谈开始了。对双方来说,这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原定75分钟的会谈,足足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这和会谈涉及的话题之广泛不无关系: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问题、国际安全等等,这些眼下的热点都是会谈的主要议题。
就在守候在外的记者们开始左顾右盼的时候,11点40分,杨洁篪和希拉里·克林顿终于走出了会谈厅,神情轻松地出现在记者面前。两人并排前行,却仍不时交谈,一副意犹未尽的感觉。
面对在场的数十家中外媒体,杨洁篪用“建设性、积极”来形容他和希拉里·克林顿的这次长谈,并介绍了会谈所达成的重要共识。站在一侧的希拉里·克林顿安然以待,认真倾听。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此前希拉里·克林顿已将这次访问定位为“倾听之旅”,也算是实至名归了。也许,对于当下的美国,学会倾听比什么都重要。
就在共见记者快要结束的时候,透过面前的大落地窗,杨洁篪指着一湖之隔的芳菲苑,向希拉里·克林顿发出了邀请:“你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这栋楼。所以希望你以后经常来这里,通过钓鱼台也可以看看中国的变化。”一句听似客套的邀请,却蕴含着深深的意味……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方传来巨响 中国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 |
2 | 政治局新规曝光 太上皇露“真容” |
3 | 有大人物去世?央视画面泄密四元老疑似出席 |
4 | 戒备森严 京城果然出事 有大人物去世? |
5 | 28岁中国空姐确诊艾滋病 医生发现她…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