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希拉里今年在亚洲真忙:到处挖中国的墙角

www.creaders.net | 2011-12-13 13:29:54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11年应该可以算作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亚洲年。从年初到年未,希拉里的脚步跑遍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围绕中国东南部的许多国家,有的甚至去了两次。有人说,这是因为美国战略东移涉及东盟及南海事务,为了搅浑南海海水;也有人说这是为了加强美国与东亚传统盟友的关系,维护亚洲和平。但不管怎样,希拉里在东亚奔忙介入的许多事务都事关中国利益,引起了中国的严重关切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从去年夏天希拉里代表美国在河内正式宣布重返亚洲后,美国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与外交活动就显着升级,使中国周边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安全环境日趋恶化。例如美国联合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在西太平洋及南海举行各种海空军演,甚至将航母舰队开到黄海炫耀武力,就是明显的针对中国的行动。正如希拉里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1月号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所说,美国认为亚洲太平洋地区是“美国的天下”。美国如此说,也正是如此作。

  相较于今年初日本发生大地震后希拉里于四月中旬访问日韩两国多少带有点亲善与慰问之意不同,下半年以来她先后走访印度、菲律宾与缅甸三国则被外界解读为有着强烈的针对中国的意涵,甚至是蓄意以中国为敌。

  一、鼓动印度东进南海参与围堵中国

  7月18日,希拉里抵达新德里展开对印度为期三天的访问。从一开始,外界猜测她访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长期僵化的印巴关系斡旋,促进印度支持邻国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因为印度毕竟是南亚大国,经济在该地区举足轻重,而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则位居美国反恐前线,该地区的稳定取决于印巴两国改善关系及经济发展;二是促进美印经济合作,巩固去年11月奥巴马访印确立的两国经贸关系,推动美国就业。

  然而,在访问的第二天,希拉里到达东南部港口城市金奈访问时,发表《展望21世纪美印关系》的演讲,大肆吹捧并鼓动印度东进南海,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安全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希拉里在演讲中虽并未直接点名中国,但外界普遍认为她的意图是希望印度配合美国一起制衡中国。

  在演讲中,希拉里鼓励印度不仅要向东看,而且应该继续参与东方事务并开展行动,因为“印度有潜力在积极塑造亚太地区未来方面发挥领导角色”。她呼吁印度应该“冲出南亚,领导亚洲!” 为了怕印度不够坚定,她以美国和印度拥有共同的“民主”价值观打气,要求印度在东南亚地区成为促进安全、民主和发展的强有力合作者。她解释说:“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负担不起为了专注国内事务而放弃外部影响力,应该抓住二十一世纪不断迸发的机会,而现在就是时候。”希拉里称,鉴于美国的地理位置,美国一直是太平洋的力量,而横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印度则成为了这些水域航道管理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两国都深深的与这一快速变化地区的未来塑造紧密关联。在这里,她明显地把自己去年在越南河内参加第17届东盟外长会议时声称“南海海域的海上安全事关美国国家利益”的说辞与印度的责任扯上了关系。

  希拉里这一番挑唆印度东入南海参与围堵中国的言论惊诧世界各国,纷纷进行解读与评点。法新社记者评论说,希拉里对印度的支持和鼓励反映了美国对印度的政策,即将印度视为在亚洲抗衡不断崛起的中国的潜在力量。而美国学者柯蒂斯(Lisa Curtis)在直接解读希拉里的言下之意后,更直白地要求美国政府应与印度建立坚固的军事关系,以保证亚洲国际力量的平衡,从而阻止中国控制该地区及其周围的海域。

  二、对菲律宾军事支持搞乱南海

  11月16日上午,陪同奥巴马总统在檀香山参加完2011APEC年会的希拉里国务卿急忙赶到菲律宾进行访问。在这个扼守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南海交通要冲的岛国,希拉里趁赴印尼巴喱岛参加东盟峰会的前夕特意停留一天,为菲律宾总统阿基洛三世争抢中国南海领土主权壮胆打气。外界评论说,她此次访菲的军事目的十分明显。

  当天上午,希拉里与阿基诺三世进行了双边会晤,随即与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签署了旨在加强菲美合作的《马尼拉宣言》,以纪念《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订60周年。然后,希拉里登上停泊在马尼拉湾的“费兹杰罗”号美军战舰视察并发表讲话,表达美国将与盟友菲律宾合作,帮助其提高领土防卫和封锁能力。为此,美将为菲提供海洋事务支援,再提供一艘军舰,作为今年早些时候菲国购买美国一艘退役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的补充。这一番发言,有明显地鼓励阿基诺三世继续在南海闹事的作用,印证了外界对希拉里访菲军事目的的猜测。在两国签署的《马尼拉宣言》中,也有强调菲美两国在海上航行自由、无阻碍合法通商及人员流动等方面拥有共同利益的内容,与美国宣称所谓“南海事关美国利益”之说一脉相承。

  不仅如此,希拉里在讲演时迎合菲律宾单方面宣示对南海争议海域主权的称呼,使用“西菲律宾海”一词,被外界评介为带有挑衅中国政府的立场。

  可是,当希拉里国务卿受到菲律宾政府高官欢迎的同时,却遭到民众反对。据当地媒体报道,当日希拉里访问马尼拉的总统府后,其车队遭到抗议者袭击,约有60名马尼拉民众围堵希拉里的车队,要求美国结束军事协议。抗议者猛踢车队汽车,向汽车投掷红色油漆。这一幕是美国人没有料到的。美国使馆发言人事后说,希拉里本人仅受到少许惊吓,汽车绕道躲过一劫。

  三、访问缅甸挖中国墙脚

  11月30日至12月2日对缅甸的三天访问被外界解读为是希拉里国务卿挖中国墙脚的行为,也引起世界热议。传统意义上,缅甸与中国接壤,关系紧密,有浓厚的“胞波情谊”。但美国为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破除中国崛起,建立一道无缝的围堵铁丝网,开始打着“民主,改革”的旗号拉拢缅甸这个东南亚地区战略地理关键的国家。

  12月1日,希拉里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与总统吴登盛等高级官员会谈后,当晚便前往原首都仰光与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见面。晚宴上希拉里向这位缅甸民主运动领导人转交了奥巴马总统的一封私人信函,要求缅甸过渡民主,保护人权,以及推动改革要有实际成果。希拉里在会见结束时叮嘱昂山素季,说美国正密切关注缅甸事态发展,要确保军方支持的文人政府不会停止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不会走回头路。

  作为见面礼,希拉里随身携带了120万美元的礼包增送给缅甸政府,不过她声明:“这些钱要用来支持缅甸进行社会改革”。美联社报道说,希拉里与吴登盛的会谈主要涉及缅甸近期采取的改革和开放措施,美国关注缅甸今后发展等议题。希拉里生怕这120万美元被挪作他用,反覆强调“缅甸还有更多方面需要改革”,敦促缅甸政府释放所有政治犯,等等。英国《每日电讯报》形容,初次踏上缅甸土地的希拉里显得十分谨慎,因为50多年没有接触使她在如何称呼缅甸的问题上犯难,她既怕冒犯缅甸政府,影响此次访问效果,也不想惹怒美国议员,因此在访问期间仅使用了一次缅甸旧名“Burma”,更多时候将缅甸称为“这个国家”。

  尽管希拉里反覆声明“美国与缅甸的接触并非针对中国”,但来自世界的评论并不认为希拉里访缅是真心帮助缅甸摆脱困境走向繁荣,例如希拉里从不松口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便是明证。俄罗斯RT电视台网站12月1日刊登评论文章,认为希拉里访缅“真实目的是为了施压中国,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德国科学政治基金会的亚洲问题专家格哈茨.威尔认为,“希拉里此行尤其针对中国”,向中国显示美国已开始与一个迄今为止中国拥有主导力的国家积极往来。用中国的话说,希拉里正在挖中国墙脚。

  此外,希拉里国务卿今年还曾经两次到访印尼,第一次是7月21至22日,前往印尼巴厘岛参加东盟(ASEAN)部长会议;第二次是11月访问菲律宾与泰国之后,17日到达巴厘岛与总统奥巴马会合共同参加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这是两次促进东盟及东亚各国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首脑会议。由于中国的努力,今年东盟国家部长级会议汲取去年夏天在河内中美关于南海议题短兵相接的经验,避免了美国与菲律宾将南海争端国际化在峰会重演。中国主张南海问题应该秉承《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准则,坚持睦邻友好,加强海上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由当事国双边谈判解决的宗旨。中国的立场获得与会国首脑支持。但是尽管如此,奥巴马在参加东亚峰会之前宣布派兵驻守澳洲北部港口的消息仍对峰会造成影响,许多媒体将之解读为美军直接威胁南海,使希拉里在东盟峰会会场出现时,气氛骤然紧张。

  英国路透社说,在会见东盟国家领导人时,中国总理温家宝对奥巴马的峰会议题提出挑战,警告“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南海争端。法国《诺曼底新闻》评论说,中美目前处于“彼此不畏惧对方施压”的状态,中国在夏威夷的APEC峰会上无视美国的高压,美国在东亚峰会也无视中国“不应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主张。中美之间围绕崛起与遏制,在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展开大国搏弈,由此可见一斑。

  希拉里国务卿就是站在中美搏弈前沿的美国对手。她今年一年来在东亚各国间穿梭奔忙,突显了美国21世纪战略重点:美国要保证在亚洲的霸权,让21世纪真正成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0


相关新闻
希拉里捡到“枪” 大酸川普开玩笑川普宣布 拜登贺锦丽希拉里布林肯等15人…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