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担任“好奇号”机器人操控工程师的严正。
火星探测车车体的防冷设计采用JPL华裔资深科学家邹哲的硅密封技术。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华裔科学家邹哲(Peter Tsou)说,此次火星探测车“好奇号”的防冷设计采用硅他此前研发的硅密封设计。
担任“好奇号”副总工程师的刘登凯(Dan Kai Liu)表示,由于当初设计构想,为提高探测、采样的效率及效益,就是要让“好奇号”着陆火星可进行两年的漫游探测任务,并可随时采集样本、随即化验分析,因此,探测车高度设计为两公尺,车体重900公斤,并配备有11个摄影机,以及十个精密实验及分析设备。
这次登陆火星任务中,由华裔系统工程师陈艾伦(Allen Chen,音译)担任副领航,负责好奇号进入大气层、下降和着陆(EDL)的指挥、沟通及调度。
陈艾伦先后取得麻省理工学院航天暨太空双学士、洛加大商业管理硕士后,于2009年进入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工作,即加入“火星科学实验团队”,累积丰富的动态飞行领航及系统操控的经验。
“好奇号”这次的登陆火星任务,探测器配备雷射枪等最先进仪器,以及体积最大的飞航与降落设备,并首度采空吊降落方式。陈艾伦表示,从升空、进入大气层到降 落,须经历100多个程序,不容出任何一个差错,尤其是好奇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的“惊险七分钟”,最后能够成功降落火星,让他毕生难忘。
成功降落后,未来挑大梁的是“探测器操控团队”,该团队共计15为成员,分三小组轮流执行任务。
在“探测器操控团队”担任机器人操控工程师的严正(Jeng Yen)说,“好奇号”6日成功降落后,其后20天的任务剧本都已写好,由于探测车上有各种精密设备及仪器 ,最初十天该团队将透过讯号传递与沟通,一一检测各项设备,“好奇号”至少要十天后,才能发挥“好奇本事”,展开漫游火星表面的探测及采样。
严正表示,“好奇号”已于6日打开直接接收地面讯号的天线,目前该团队与“好奇号”的沟通,可直接传递沟通讯号,每次单向讯号传送须时14至15分钟,若遇到火星绕行至背面,该团队则须透过绕行火星的人造卫星,做为讯号沟通的中继发射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2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