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奥巴马总统的就职典礼刚刚成为历史,有关2016年总统大选的讨论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上周末,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在一篇冗长而又过分热情的文章中表示,现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身上——尽管希拉里已经正式宣布将不参加总统竞选,她很满足于现在为生活重新充电、享受政治之外简单生活的状态,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 是如此。
希拉里的软肋并不是她的性别(总而言之,这反而是一项优势,许多人——无论男女——都认为美国是时候出现一位女总统了)或年龄(假设最近困扰她 的健康问题能够痊愈,那么年龄问题对她来说,并不会比上世纪80年代罗纳德·里根所面临的年龄问题更为严重)。她真正的软肋在于:中国,中国,还是中国。
其他暂且不提。多亏了贸易游说团体的多方努力(去年,这股势力比以往更加卖力地让美国人相信,中国正处于崩溃边缘,或者至少正在失去其经济增长 魔力),中国在2012年总统竞选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正如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所说的,你不可能一直愚弄所有人。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指出,在经济领域中,比“中国出口将保持大踏步前进”更为确定的事情,还真找不出几件来。所以,到2016年,美中贸易失 衡将成为一个无法掩盖的事实。美国的外债问题也是如此,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不过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另一种体现。尽管中国和其他东亚出口国在过去几十年 内极富创意地支撑着美元的高价值(更别提这种价值是虚高的了),但如今这已经是极致了。
以美元为基础的传统全球货币体系现在正逼近转折点,且其在2016年前崩溃的可能性高于50%。当然,美国公众最终会意识到,美国目前的对华政策——概括地说就是问中国借钱,然后伙同其他国家对抗中国——是其超级大国历史上最为荒谬的政策之一。
随着选民们检讨对华政策这辆列车的失事原因,一场寻找替罪羊的运动即将展开。尽管希拉里在中国问题上的直觉或许一直以来都要胜过她的丈夫,但她也可能会蓦然发现自己可能在三个关键方面大错特错了。
1. 比尔·克林顿致力于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希拉里是她丈夫最亲密也是最信任的伙伴。最起码来说,比尔当时这样做是不成熟的。其结果之一是灾难性的外 包趋势,诸如波音、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福特和IBM等美国曾经的高薪岗位基地,纷纷将数以百万计的岗位转移到中国——而正是这个国家,到2016年的时 候,估计已经没有人会怀疑它要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霸主的雄心了。
更糟糕的是,这些企业还将大量无价的生产技术带到了中国(它们这样做的借口是,在它们看来,“调控”技术转让的工作应该是由华盛顿来负责。是的,当然它们也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努力游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两方面都做了努力。欢迎来到矛盾的人类世界)。
2. 希拉里最着名的少数失误之一恰巧和中国有关。曾经有这么一段特别尴尬的插曲,她被出生于台湾的“搞得定先生”钟育翰愚弄了一把。钟后来承认,他向民主党捐赠的巨额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来自于中国。在钟发放的宣传手册中,希拉里出现在不下十张照片中。
3. 在希拉里相当成功的国务卿任期中,她对中国事务的处理是软弱和不富成效的。
这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民主党原本应该拼死对抗那股外包趋势才是。可惜,在克林顿的领导下,该党错失了这一良机。当党派领导人从沉睡中清醒过来时,他们一定会希望自己和中国的距离越远越好。
最高法一锤定音 保住了“奥巴马健保” | 她庆幸与奥巴马“没有生儿子” 原因令人意外 |
希拉里发对比图,嘲讽川普“低能量美式阅兵” | 奥巴马家外两位女特工内斗,执勤丑闻引风波 |
奥巴马的光环已消失 | 震惊全美 拜登病了 川普要查奥巴马 |
77岁希拉里久违亮相,似比丈夫年轻20岁 | 哈佛无惧“断粮”反抗川普 奥巴马力挺 |
与奥巴马离婚了?米歇尔罕见打破沉默回应 | 奥巴马公开质疑川普关税战 狂批白宫侵犯人权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有大人物去世?央视画面泄密四元老疑似出席 |
2 | 政治局新规曝光 太上皇露“真容” |
3 | 东方传来巨响 中国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 |
4 | 老习低头!做检讨换取留岗待退 |
5 | 戒备森严 京城果然出事 有大人物去世?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