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得了便宜卖乖 奥巴马吃一堑却没长一智

www.creaders.net | 2013-12-26 16:30:19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温和好转,尤其是在下半年,多项经济数据显着改善,呈现经济复苏势头。据美国商务部2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4.1%,创下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增速,美国经济也连续第10个季度实现增长。

  有评论称,尽管遭受债务违约风险和政府停摆等各种挑战,奥巴马治下的美国经济似乎没受多大损害,未来形势似乎依然看好。不过,有人可不这么盲目乐观,彭博社著名专栏作家卡罗林•鲍姆(Caroline Baum)就是其中一位。在周四固定发文的她昨日就把美国政府和奥巴马涮了一把,她认为,美国政府虽在三季度的风波中吃到了苦头,但未必得到教训。全文编译如下:

  一年将要收官,又到“年度十大”风行时。各路媒体天马行空,追讨过去(尤指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犯的过错),启迪未来。顺此风潮,奉上2013年“美国五大教训”,以供参考,反正明年也没人会记得。

  (一)借经济之名,图政治之利。眼睛睁大点!

  在政府关门之前、之中及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人前不断重复,不断警告,一旦政府停摆,后果将会多么严重,经济将会多么萧条云云。当然,天不会突然塌下来,海不会全部淹上岸,地也不会统统干掉,事情没那么严重。但他却一直在那暗示,一旦食品检测中断,美国民众就会吃到变质牛肉,就会食物中毒;一旦航空管制暂停,飞机就可能撞在一起,旅客就可能因此丧命。可事实却是,政府真的关门之后,核心部门继续运作,基础工作按部就班,一点干扰都没有。

  所以,当奥巴马后来跟共和党人唇枪舌战,但求对方就范的时候,你还信他吗?

  2011年有一篇专栏文章,题为《如果美国政府关张了却没人察觉,那会怎样?》,果不其然,当时的预测一一应验。在政府关门、债务违约悬而未决的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却录得4.1%的实际环比增长,创出近两年来的新高,同期的个人消费开支也取得2%的增幅。还有人会觉得,政府关张,祸患无穷吗?民众根本不当一回事。

  (二)“乘数效应”?信它才有鬼!

  面对高达850亿美元的预算削减,奥巴马及其党羽悲从中来。这已经是美国联邦政府可支配开支连续第二年下滑了,这是至少50年来的第一次。

  政府支出的增减对GDP存在影响,经济学家依赖“乘数效应”来做评估。可这是一个变量,且不止一种,谁都可以随便定一个,大可先设定一个理想结果,再倒过来推算回去。有意义吗?

  这可不是开玩笑。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莫卡特斯中心资深研究人员德鲁吉(Veronique de Rugy)和马修•米切尔(Matthew Mitchell)在翻阅大量学术文献后发现,各方对“乘数效应”的估值有一个从+3.7到-2.9的巨大跨度。

  从美联储到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再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几乎所有人的预测都觉得,削减预算必然导致增长下滑。结果呢?在经济学里,可没有一个恒定公式来确定经济走向。而在“乘数效应”的概念里,也不存在来自其它地方的“抵消”,政府不花钱,私营部门也不会多花钱,更不会比政府花得更值。

  这样说来,2013年的预算削减说不定还有2009年财政刺激那样的效果呢。

  (三)国家有王法?奥巴马说了算!

  过去两年的大部份时间里,众议院的共和党人都把精力放在了争取废除、拆解奥巴马医改计划,或者对其撤资上面。为此,他们前前后后进行了46次的尝试。但最后,奥巴马让他们知道,他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子。为了签署成法,这位总统对《患者权益保护和可负担医疗服务法》上上下下做了9次修改,仅在过去5个礼拜就改了8次,最后2次甚至都没有公布。

  本月19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凯萨琳•西贝利厄斯在给六名民主党参议员发信时确认,明年将允许医保计划被取消的数百万美国人购买最基础的医保计划。23日,奥巴马政府又悄悄将原本定于23日的医保申请截止日期推迟一天至24日,这一改变先被《华盛顿邮报》爆出,随后才得到白宫方面确认。

  对那些因为流量“爆棚”、遇到技术问题而没有在平安夜登上平价医保交易网站的申请人士,官方又会额外提供特别照顾。

  国会要施行立法权力,也得获得美国宪法的授权。但对奥巴马来说,这不算什么,只要大手一挥,国会办不到的事情,他下个命令就办到了。

  (四)没有期限,“不可持续”说了白说

  今年开年的时候,谁也不知道美国会有一场针对调整税费和削减支出你来我往、讨价还价的好戏。国会低调预期,按照最小限度计算,力求财政预算获得轻松通过。在2013财年,联邦赤字降至6800亿美元,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低过一万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从2012年的6.8%降至4.1%。美国的财政赤字取得60年来的最大削减。奥巴马深藏功与名,毫不客气。但他没有交代的是,在他任内的2009年至2012年,美国财政赤字所占GDP的比重可是自二战以来的最高值。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预算专家都会承认,美国的财政状况不可持续。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要知道,美国财政收入与支出间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经济学家赫伯•斯坦恩(Herb Stein)曾经有句名言:“一事若不能永续,则必将停止。”只是,他没说什么时候。

  (五)有问题不明白?答案唯有“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这四个字几乎成了解释各类经济问题的万能答案。为什么企业不再投资?为什么消费者不再花钱?为什么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政策制定者们也不傻,知道这个回答万用万灵。在美联储一堆会议纪要里的“不确定”,甚至比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还多。

  如果“不确定性”就是美国经济经历2007年-2009年大衰退后悄然复苏的原因,那美国的未来真是没有希望了。现在正处事业黄金期的工人们心里都没底,等到20年后退休时,他们还能不能得到政府保障(美国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只能撑到2033年)。农民们也不知道,在今年收成之前,会不会有一个飓风、一场大水或一次旱灾,把一切都毁掉。投资者们同样不清楚,证券市场下周会是哪样光景。

  “不确定性”不过是个托辞,或者说是悲观情绪外的一层糖衣。奥巴马的医保计划拉高了成本,也岩化了法规,这让本就不景气的小型企业继续陷于衰退。小型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至少这一点是确定的。

  还记得上一次在股市牛市或资产泡沫中听到“不确定性”几个字是什么时候吗?现在看来,可以各样解读的几个字似乎只代表着一种可能,祝各位都有一个“积极乐观的”不确定的2014年。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