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奥巴马鬼话连篇 把美国人和盟友当傻瓜

www.creaders.net | 2014-01-19 21:25:12  香港 明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改革监控计划,图平息国内外的质疑与不满,他接受德国传媒时更大卖口乖,声言不希望监控风波损害美德关系,「只要我是美国总统,默克尔总理就不必担心(再被美国监听)」。但德国司法部长直指,虽然华府踏出了第一步,但要重建两国信任,两国必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互不监控协议。

  向德卖口乖却不签协议

  德国反应审慎、要求美方白纸黑字作出承诺,正好反映了奥巴马的改革监控计划讲话,又再一次是嘴上说得漂亮,但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巧言令色语言伪术。表面上,奥巴马在演说中斩钉截铁地称,「世界各地人士应当知道,美国不会监控那些没有威胁我们国家安全的普通人,我们会顾及他们的私隐」,并承诺「我们不会监控亲密盟友的国家及政府元首」,「与我们密切合作,应对我们视他们为真正拍档有信心」。然而外界一不小心,就会忽略了奥巴马这个承诺,其实是有例外条件的,引用他的原话,就是如果「存在充分的国家安全理由」。

  一言蔽之,只要能够堆砌一个「国安理由」,华府还不是能够继续如常监控盟国领袖?来自东德的默克尔,曾将负责监控计划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比作东德秘密警察。正是由于觉得美国根本信不过,德国才提出两国应签署互不监听协议,争取今年初达成。可是根据德国传媒上周披露,虽然枱面上的谈判仍在进行,但美方根本无意签署这样的协议。面对如斯情况,德国乃至其他国家又怎会轻信奥巴马的甜言蜜语?

  改革讲话充满语言伪术

  类似的语言伪术,其实充斥于奥巴马整篇讲话之中。不少评论已指出,奥巴马的所谓监控改革,实际只是要确保蒐集通话的活动继续存在。虽然奥巴马提出,国安局不会再负责直接储存数据,司法部和情报部门将草拟计划,把相关的metadata移交第三方储存保管,NSA分析员若需取用资料,每次都要先获法例许可,不过正如一些专家指出,除了华府和NSA,举世还有哪个机构能储存这麽多的资料?所谓移交第三方保管技术上是否可行?至于奥巴马提出「每次取用均须先获法院许可」,就像上述的「不监控盟友元首」,又刻意留下钻空子的地方——尽管理论上NSA每次都要依手续向海外情报监视法院(FISC)提出理据要求批准,但「紧急情况」例外,可以「先斩后奏」。由谁决定何谓「紧急情况」?奥巴马并没清楚交代。

  黑箱作业的FISC已被视为NSA的橡皮图章。虽然奥巴马同意,容许由关注私隐律师组成的独立专责小组成员,出席FISC的聆讯,扭转过去庭上只有NSA陈辞的一面倒情况,但这个专责小组的律师成员,不仅全都只能兼职参与,兼且只会在「新奇特异」(novel)的个桉时,才「获邀出席」。至于由谁决定哪些个桉是「新奇特异」,奥巴马又是含煳其辞,全没解释。无怪《纽约时报》引述的高级官员称,奥巴马提出的几乎所有新要求,实际上不过是将目前NSA既有的行事处理方法,在法律上予以明确化而已。

  未针对监控网络作承诺

  事实上,就如《华盛顿邮报》的分析指出,奥巴马今次所针对的蒐集通话监听活动,也不过是NSA众多侵犯私隐监控活动中的一小部分,例如他并未提及美国科网公司最关注的两大问题,包括限制NSA向商用软件系统渗透做手脚,以及不得大钻软件漏洞,去发动网络攻击和监控。换言之,奥巴马根本没打算对此作出任何承诺。

  不管奥巴马的语言伪术有多厉害,但他始终无法掩饰藏在细节里的魔鬼。白宫难道真的以为,说些动听话,就能骗得了全世界?(郭济士)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