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美国变懦弱 奥巴马政府制造新恐怖

www.creaders.net | 2014-06-02 07:44:21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阿富汗塔利班释放了他们俘虏的唯一一名美军士兵,而美国政府所付出的代价则是用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5名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作为交换。当美国就此“自豪”地宣称,他们坚持了“绝不丢下任何一人在战场上”传统的时候,全世界都在惊呼,美国究竟要做什么?这是5名恐怖分子与1名士兵的“交易”!不仅美国借用反恐搞的“双重标准”跃然纸上,并且赤裸裸地证明,自誉为反恐领袖的美国已彻底放弃了“绝不与恐怖分子谈判”的原则。更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样拙劣的做法,实际是在制造新的恐怖主义,向恐怖组织投降。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今日美国的衰退与奥巴马政府的懦弱。

  贝里达尔(Bowe Bergdahl)中士的获释成为了美国反恐的新标签。这不仅突破了原有的“绝不与恐怖分子谈判”的原则,更为恶劣的是激励了全球的恐怖分子,包括美国公民及士兵在内的普通民众注定要“吸引”更多的攻击和绑架,以作为与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奥巴马用所谓的和平方式“救”回了一名美国士兵,实际上是让恐怖主义成功绑架了反恐,让千百万世界各地的美国人陷入更加不安全的境地。美国观察家们愤怒地质问,关塔那摩监狱里还有多少恐怖分子能够用来交换美国人质?!

  5月28日,奥巴马刚刚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宣称美国要继续担任未来一百年的世界领导。在世界清晰地走向多极化的今天,奥巴马依然能够意气风发自诩世界领导,不过这为“世界领袖”昏庸的决断,所引发的后果难以预料。在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的时候,奥巴马曾称“更灵活地应对不断变化的恐怖主义威胁”,难道说“灵活的方式”就是与恐怖主义堂而皇之地做交易?也许当美国人自己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是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的士兵5年后能够安然回家,悲的是政府居然会同恐怖分子谈判,让更多的人置于恐怖威胁之下,自己“神圣”的政府正在主动为民众制造更严峻的恐怖氛围。

  “no negotiation with terrorist(绝不与恐怖分子谈判)”,是美国反恐战争打响之后最为响亮的口号,是美国持续反恐的精神象征。这句话通过好莱坞爱国主义大片的传播,逐渐成为美国人凸显自己超级强权,不妥协敌人的代名词。可惜电影始终只是电影,回到现实当中,美国的“英雄主义”和国家的安全代言人把他们的“美好”狠狠跌落在地上。据悉,在2013年阿尔及利亚人质危机当中两名美国人被绑架,武装人员希望用两名遭美方拘押的恐怖分子换回时,美国掷地有声地警告恐怖分子要“当心”被最强大的国家痛击。但其实就在那时,美国政府与塔利班交换俘虏的谈判就已经开始。因此,美国至少是在2013年就启动突破“不谈判”的原则。

  无论政府以何种理由把士兵派赴战场,结果无非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或者是杀敌建功,荣归故里,再不济就是不幸被俘,等待时机。虽然在战争时期,交战国之间也有交换俘虏的行动,但当今的世界是绝不会如同美国这般与恐怖组织做这样的“换人游戏”。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这些被释放的恐怖分子在塔利班内部都是位居高位,美国人释放他们并不会让他们感激,相反会让他们趾高气扬地离开关塔那摩,开始他们新的“圣战”,将更大的仇恨发泄到无辜的美国等公民身上。在人质安全与原则之间并非不可调和,美国可以通过第三国斡旋,也可以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解救人质。美国人为什么能够横行世界,其背后依靠的无非是美国能够实现全球投射的军事力量,如果这股力量不用来保卫美国人民,而需要用许多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才能够换回自己的士兵,其给美国带来的伤害一定是提升了美国士兵和美国公民的“绑架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这直接映射到全球反恐的原则与策略,而目前这些反恐的标准与规则无不是在美国领导下在全球展开。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已不再是单纯的讽刺,是美国在任性、随意强奸全球反恐的意志。 

  贝里达尔在阿富汗囚禁期间生活场景一幕

  当基本的原则被突破,一方面的确说明奥巴马政府的懦弱和无能,但同时也再清晰不过地揭示了美国借用反恐搞的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在俄罗斯、中国、叙利亚、埃及和其他所不受欢迎等国家发生恐怖事件时,要让美国承认这是恐怖行为要付出极大代价。中国新疆5月22日发生严重暴恐事件,在汽车炸弹和死伤100多人的因素下,美国才勉强承认这是恐怖袭击。对此前发生在中国的多起恐怖事件,美国更多的是在指责中国政府施政不当,对发生的严重民众死伤事件仅轻描淡写地以“暴力”定性。

  与之对应的是,发生在它本土与盟友等国家的暴力事件,美国皆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强烈谴责,以最快的节奏去定性是否属于暴恐事件。如今的美国已经把当年“9·11”事件后确定的反恐概念异化,反恐战争正在迅速演化成某些国家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完全背弃了打击恐怖行为的初衷。美国甚至选择鼓励暴力和奖赏恐怖的双重标准,这对国际反恐联盟是极大的嘲弄。美国当初派兵阿富汗,对外宣称是要打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在即将撤出阿富汗战场之时,美国却与恐怖组织做起来了公然的交易。美国在阿富汗的这些年举动,难免被认为是从打击恐怖主义开始,或以制造恐怖氛围结束。  (穆可 撰稿)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