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大选的初选关键何在?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案,而是情感说了算。德国之声评论员Ines Pohl认为,这让选情捉摸不定。
单凭理智难以理解美国选民对桑德斯(Bernie Sanders)持续的热情。即便是他的铁杆粉丝也知道,最终他没有机会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民主党的提名机制让桑德斯这样一个"局外人"无法与希拉里·克林顿的政治帝国相抗衡。初选选战的关键是权力与金钱。桑德斯的立场与观点只扮演次要角色。
"今天加入革命!"
但不少人仍支持桑德斯。因为他让他们感到重要,感到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他认真对待他们被忽视的感受。因为他的口号"今天加入革命"(Join the revolution today)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内心的这一渴望。
而这发生在一个为独立战争中反抗英国人倍感骄傲的国家。今天,面对遥远的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以及腐败的华尔街的巨额资金,有那么多人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
希拉里代表谁?
这正是希拉里·克林顿的困境所在。无论她多么辩才无碍,--比如针对桑德斯有关医疗改革的计划。但她迄今仍无法与民众建立起真正的连结。对于选民的忧虑和恐惧,她无法令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归属感。
克林顿夫妇从政多年,已无法再让选民近乎天真地相信他们会带来拯救。而74岁的桑德斯却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希拉里·克林顿是选举之年唯一"可以预料"的竞选人。人们了解她的弱点--对真假的诠释相对宽松,也了解她的长处--宣布的计划真正予以落实。但可预见性,似乎并非这次选战中人们所想要的。
感觉,感觉,还是感觉
至少在初选的阶段,美国人希望找到一个投射梦想的地方。在一个越来越复杂和充满威胁的世界,他们希望能真正参与、有发言权。
不单民主党如此,共和党目前领先的竞选者同样诉诸情感,也必须这么做。情感的力量既强大,又转瞬即逝。也因此有很多人在这场选举中举棋不定。这让新罕布什尔州的选举格外引人关注,也令有些人颇为担心。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2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3 | 中方亮底牌了…… |
4 | 回京就消失 习提前交棒 他全权行事 |
5 | 普通人要做好再熬三年的准备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2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3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4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5 | 李显龙夫人转发批习文章 内幕不简单 |
6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7 | 中方亮底牌了…… |
8 | 又一家中国巨头出事 问题迅速恶化 |
9 | 回京就消失 习提前交棒 他全权行事 |
10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