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美枪支泛滥背后神秘组织 奥巴马无法撼动

www.creaders.net | 2016-06-14 13:20:39  星岛环球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家夜店12日凌晨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00多人死伤,这可能成为美国控枪争议的导火索。然而,提到美国枪支管制,不得不提一个组织——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

  观海解局记者梳理媒体报道发现,NRA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狂热支持者,为了将一切可能的“控枪举动”扼杀在摇篮中, 不惜花钱抹黑反对者、投入人力物力架空立法机构。作为共和党的“传统金主”,甚至有着左右美国总统大选的力量。就连现任总统奥巴马都无法将其撼动,在控枪 方面遭遇任期内的“最大挫折”。

  奥兰多枪击案

  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家夜店12日凌晨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50人死亡、53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案。

  观海解局记者翻阅外媒报道得知,枪手名为奥马尔·马丁,有两张合法持枪执照。奥兰多警方援引美国烟酒枪械管理局(ATF)的消息称,枪手在上周依法购得了弹药。

  当地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枪击案中,枪手行凶时使用致命性轻武器,可能再次引发美国公众对枪支管控问题的讨论。

  美国的持枪文化,始源于美国宪法,并成为前者最权威的保障。1789年通过的十条美国宪法修正案,即著名的“权利法案”,第二条即为: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最大、最强硬的拥护者就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

  步枪协会

  逾百年历史  原为爱好者俱乐部

  已 有140多年历史的NRA最初只是一个枪支爱好者俱乐部,宗旨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步枪射击水平”。虽然NRA的现任执行副总裁韦恩·拉皮儿埃尔曾称联邦执法官员为“穿着长筒靴的纳粹分子”,但历史上NRA的第一个射击场就是由政府帮助修建的。观海解局记者发现,多年 以来,NRA一直受到优待,能以折扣价购买武器弹药。

  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最初的NRA并不反对枪支管制。加州大学法学教授亚当·温克勒尔指出,早期的NRA领导人还帮助政府草拟枪支管制法案。NRA支持联邦的第一部主要枪支管制法律,也就是1934年的《国家枪械法案》。

  在国会听证会上,NRA的前领导人卡尔·弗雷德里克被问到:宪法第二修正案是否构成对《国家枪械法案》的障碍,他的回答是否定的。弗雷德里克认为,美国宪法中并没有保护持枪权的条款。

  主旨变更

  强硬派夺权后  反对枪支管制

  直到上世纪70年代,NRA中的强硬派进行了一次“造反”,夺取了领导权。强硬派认为枪支不应该主要用来打猎,而是为了自卫。进而,他们确定了NRA的中心任务——反对枪支管制。

  1975年,NRA成立了立法行动研究所(ILA),进行院外游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时至今日,自称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捍卫者”的NRA,已成为美国最强有力的利益集团之一。

  据观海解局记者统计,有八位美国总统都是NRA的会员,他们分别是:麦金莱、塔夫脱、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小布什。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上世纪80年代执政的里根总统,在其任内通过的《武器拥有者保护法》,被反对者称为“美国枪支管制运动的一次严重倒退”。里根上台后不久遭到枪击后,留下了一句名言——“不是枪杀人,而是人杀人”。这话至今仍被NRA拿来当做挡箭牌。

      手段强硬

  扼杀“控枪举动”  抹黑反对者形象

  观海解局记者统计发现,美国有3亿多人口,私枪保有量逾3亿支。美国人对于是否持枪的态度十分矛盾——一方面不想失掉自卫的权力,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枪击案所造成的血淋淋的现实。

  拥有400万会员、在美国底层民众和政治高层中都有很强影响力的NRA利用了这种矛盾心理,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游说议员,进而造成美国历史上数次枪支管理法案“流产”。

  另外,NRA试图将一切可能的“控枪举动”扼杀在摇篮中。早在1938年,美国政府就试图颁布法律,遏制枪支犯罪。但迫于NRA的压力,不得不取消了这些法律的制定。

  到1963年,参议员杜德提出一项严控手枪买卖的法案。NRA随即对杜德展开围攻,动用宣传力量将杜德法案描绘成一个“共产党妄图解除美国武装的阴谋”。

  为了让这个说法听上去更靠谱,NRA还别出心裁地出资赞助了一部名为《红色黎明》的电影,该片向公众讲述美国人民如何扛枪保卫祖国的热血故事。在强大的宣传攻势面前,法案最终胎死腹中。

  “操控”立法

  架空立法机构 推动枪支买卖合法化

  观海解局记者梳理发现,1982年,加州的公民正在讨论《加州第15条法规》,该法规呼吁加州全体公民就是否禁止手枪拥有权进行投票表决。投票伊始,这条法规得到60万民众的签名支持,民众要求禁止拥有手枪。

  NRA听闻此消息后立刻意识到,如果不阻止该项投票表决,反对禁枪管理的努力将会付之东流。随后,NRA展开了猛烈的反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最后禁枪派惨败。

  从1968年到1988年,美国任何一次试图对枪支管理的法律均遭到挫败,在反对禁枪方面,NRA简直架空了美国立法机构。

  1986年,在NRA的推动下,美国通过了《武器拥有者保护法》,允许合法的来复枪和霰弹猎枪跨州销售,并禁止建立任何全面的武器登记体系。2009年他们又使政府放宽了在公园和铁路客运携带枪支的禁令。

  左右大选

  共和党“传统金主” 自制“投票指南”

  这个组织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观海解局记者翻阅此前报道发现,NRA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院外游说组织。协会对美国总统大选、国会、州、郡议会选举都有着能够左右选情的力量。

  因为共和党基本上是捍卫美国宪法规定的持枪权利的,所以,NRA支持的总统大部分是共和党,被称作共和党的“传统金主”。

  观海解局记者发现,在美国国会选举中,NRA的选票只投向拥护“第二修正案”的候选人。NRA要求自己的会员给每一位众议院或参议员候选人评分。并将会员的评分汇总,制成“投票指南”。在投票时,支持枪支管制者往往深受打击。

  2000年大选被很多人认为是NRA左右总统选举的例证。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在大选中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支持控枪,失去了一些偏远州的支持者。而小布什是NRA的会员,也反对枪支管制,因此得到了NRA的大力支持。

  政客畏惧

  理念对NRA不利 会被其揪住不放

  除了影响总统选举,NRA还干预大法官任命。当总统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时,NRA都会调查候选人过往对持枪权的态度。

  例如当2009年奥巴马提名索尼娅·索托马约尔接任退休的苏特大法官的空缺时,NRA就公开号召参议院否决这一任命,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候选人是反对持枪的。

  观海解局记者整理媒体报道发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斯特拉耶尔曾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表示,“NRA会揪住那些它认为将推动对其不利政策的政治人物不放,同时声援那些步枪协会的支持者。因此,很多政治人物对步枪协会心存畏惧,避谈控枪问 题”。

  另外,NRA的力量甚至连现任总统都无法撼动。在2013年初,奥巴马绕过国会签署了23项控枪总统行政命令。然而这一被称为近20年最全面、最彻底、最严格的控枪方案却成效甚微。奥巴马坦言,无力推动美国控枪制度改革是其任期内的“最大挫折”。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彭丽媛所有的优雅瞬间,全都被俄罗斯粉碎
2 海归群体在中国两面通吃的时代,结束了
3 习“特使”突然落马 三中全会有好戏
4 习近平“特使”落马!三中全会有“大戏”?
5 魔鬼细节 习普联手准备后路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这里不欢迎中国人
2 习彻底翻脸 只是时间问题
3 对着干!李嘉诚对北京那位意见很大
4 彭丽媛所有的优雅瞬间,全都被俄罗斯粉碎
5 房地产发生重大转变 中国迈出最大胆一步
6 罕见!威严傲慢的习近平 以这样的方式对待
7 没给习近平这个面子,普京拒绝1倡议
8 在非洲的100万中国男人,留下了多少私生子
9 海归群体在中国两面通吃的时代,结束了
10 北京确要送厚礼!?俄高官突然放出大消息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蓬佩奥是个好同志 山蛟龙
2 曾华
3 何与怀:还记得,那些孩子瞬间 万维网友来
4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 高伐林
5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湮灭之城
6 关于数学,胡锡进可以闭嘴了! 汪翔
7 反驳CPAC时事评论:加拿大华人 万维网友来
8 坚持“大选舞弊论”对川普不利 渔阳山人
9 田沈生:漫步夏威夷 万维网友来
10 百度“霸道女总裁”璩静与伟大 雷歌747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坚持“大选舞弊论”对川普不利 渔阳山人
2 1945年与今天:我对台湾的忧思 起跳的木鱼
3 蓬佩奥是个好同志 山蛟龙
4 格鲁吉亚:下一个乌克兰? 不合群
5 川普封口费控辩双方的攻防策略 右撇子
6 美国深层政府的本质——奥巴马 胡亥
7 怎么就我一个人愤怒? 老農民
8 从二战后秩序维护看战争输赢评 马黑
9 韦斯特霍夫画廊举办的艺萌个展 艺萌
10 通涨猛如虎 拜总连任悬了 体育老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