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没有剩女,并非指所有所谓“适婚”女性都已结婚,而是指因为种种缘由独身的女性,并不被社会给以特殊的关注,更不会被冠以剩下的女性的称呼。
国内很多媒体爱炒“剩女”的话题: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深刻探讨剩女存在的种种缘由,以及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也有部分男性批评所谓的剩女眼光高所以被剩下。更有不少所谓的“剩女”心急如焚地四处相亲,或通过其它途径突破“剩女”的城堡。有好多才24、25的女孩居然也忧心焚焚,把自己归入“剩女”,着急想要把自己嫁掉。当然也有少数自身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大龄女子,骄傲地“剩着”….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婚姻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属于高要求,属于比较随意而安的那种,因为我觉着理想的婚姻总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对于执着追求理想婚姻而不惜“剩着”的女性,我很敬佩他们的毅力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一个女人如果经济上、精神上完全独立,有自己喜欢的生活,婚姻可以让她的生活更完美,但是没有婚姻,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缺憾。
将超过一定年龄未嫁的女性归入“剩女”,我想还是因为我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文化观,仍然在社会上佔据主要的地位。我们潜意识里总是要求人人都要按照一定的趋同的社会价值观来生活,如果哪个人没有,那么他/她就是违背了这一规律,人们就得分析她有什么问题!
在美国,各个年龄段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多未婚的,甚至有些人60、70岁还从来没有结过婚,我想其中有些人可能也想把自己嫁出去,但是大龄未嫁的女性并没有带来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少有人在她们背后说閒言碎语,更没有“剩女”的提法和集体的焦虑。我想这并非是美国人“高尚”,而是来自其文化和美国人的婚恋观:
1、文化上:美国人从小到大被灌溉的文化是独立,包括女人,甚至包括老人。这个独立包括经济上,精神上,他们以凡事靠自己为荣。
在国内,仍然有不少家庭给女孩子灌输的教育是好好读书,或者好好学才艺,甚至长漂亮点,将来嫁个事业成功的优秀丈夫。不少的社会媒体也在这样引导着女孩子,比如他们评论明星的婚姻,以谁的老公经济上条件好来衡量那个明星更成功。而老美很少有这样的教育,美国的女性普遍比我们独立,她们从来不是“小鸟依人”的类型,而是独立的,强大的与男性对立的个体。对他们而言独立是很重要的品质。一个人如果事事独立,内心强大,对想要的生活非常清楚,他/她就不会尽力找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