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中双方新一轮贸易谈判2月19日在华盛顿拉开帷幕。在双方的副部级会谈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在21日、22日,以习近平特使身份与美方举行高级别谈判。本轮会谈,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有多大?中国能否满足美方的结构性改革要求?
据中国商务部2月19日发布的消息,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访问华盛顿,于2月21日至22日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举行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习近平给刘鹤特使身份,用意何在?
对于刘鹤以习近平特使身份出席本轮谈判,旅美经济学者夏业良分析说,“一个是给他‘将在外’当场拍板的权限,这比缩手缩脚、什么东西都要等到回去报告之后才能决定,应该说有利得多。第二个,原来说的3月1日前,中美两国首脑见面会谈,决定谈判的结局,这个似乎不太可能了。”
夏业良认为,习近平把对贸易谈判的决策权临时转移给了刘鹤,也是为自己找好了替罪羊,一旦谈判结果不利于中国,习近平可以推说不是自己签的,是刘鹤签的。
中国能否满足美方的结构性改革要求?
白宫2月18日发的声明显示,本星期的美中贸易会谈,是两国首脑于去年12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旨在进行90天的谈判,以期在中国实现影响美中贸易的“必要结构性改革”。 本轮会谈,双方还将讨论中国对从美国购买大宗商品和服务的承诺。
不过,就在本轮谈判开启前,中共党刊《求是》杂志2月16日刊登习近平去年的一次讲话,要求加强共产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
美国圣汤姆斯大学国际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叶耀元认为,美国要的“结构性改变”,是要求中国实现一定程度的法治,有一定的政策透明度,这也是中国在最低限度回归市场机制的先决条件。但习近平的讲话表明,中国不可能满足美国提出的“结构性改革”要求:
“中国作为一个没有法治基础的国家,它一切都以人治为最高标杆。党治就是人治,党随时都可以去改变法律,党随时都可以去操控法院。你作为一个投资者,如何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去计算你可能的风险有多高。美国的投资者在中国投资,他会安心吗?他不会安心。”
叶耀元认为,中美双方并不在一个平行线上进行谈判,强调人治、党治的中国和要求政治透明化、自由市场的美国,很难在3月1日贸易休战截止日期前,达成协议。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酒桌与习近平交锋 习冷血言论令人吃惊 |
2 | 中南海最新会议又现反常 |
3 | 不幸被我言中,三针后遗症爆发了 |
4 | 政治局常委子女情况出现新情况 |
5 | 突发:印度轰炸巴基斯坦 巴国击落印度战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炸了:他将接总书记 总理是他 |
2 | 酒桌与习近平交锋 习冷血言论令人吃惊 |
3 | 历史最大崩盘即将发生 |
4 | 中共四中全会变天传言纷飞 |
5 | 团派东山再起 四中全会彻底摊牌 |
6 | 降价潮,要来了 |
7 | 中南海最新会议又现反常 |
8 | 刚刚,美国会众院通过重磅法案 |
9 | 不幸被我言中,三针后遗症爆发了 |
10 | 伤害性较强侮辱性更大 习遭遇明目张胆挑战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