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难得有时间在家陪放春假的女儿,有点懒得码字。
却奈何很多人留言问我昨天的一个题为《北京新增1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在美国3次申请核酸检测均被拒绝》的报道,搜了一下,没想到这个事件居然这么快就反转了。
消息传到美国,熟悉的人很快爆出了惊人的真相,据认识黎某的人说她撒了谎,真相是她在美国已经检查确诊,但因为达不到入院标准,想跑回国住院治疗,回来以后为了能顺利收治谎说自己在美国没确诊,这个人是Biogen公司的,这个公司开会染病的几个人都乖乖在家好好地隔离着呢,偏偏她要带全家长途飞行回国,而且没告诉别人真相,在飞机上落座1小时后自述低血糖,乘务员将其安排在最后一排隔离区,与前方乘客有帘子阻隔,之后黎某未返回原座位。
想一想,她这一路要害多少人?她家去波士顿的路上,在波士顿机场等飞机,波士顿飞往洛杉矶的美国航班,洛杉矶机场转国航,长途飞行的国航班机……有人说她也是没办法逼到这一步的,但这怎么可能呢,能坐20小时飞机回国的,只会是轻症,轻症主要是用对症药物管理症状,退烧药降温(ibuprofen,acetaminophen等非处方药)、通鼻塞(Afrin等喷液、加湿器、SUDAFED等非处方药)和鼻腔清洗器(NeilMed等药店就有),在美国只有重症才会收住院,其实也大都是支持治疗或目前正在临床试验的药物。她这样辛苦颠簸跑回国,不仅害人害己,虽然可以住院,但也不见得会有什么特别的治疗手段,还不说根据联邦防疫法,她这种隐瞒烈性传染病病情,属于轻罪(misdemeanor),很多人正在呼吁将其举报到CDC、移民部门等,吊销她的绿卡;再说她这样做也违反国内的法律了吧?
说说我们的生活,其实变化也不太大,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都是细节了。
早上开车去丫丫最喜欢的Bagel店买早餐,人和平常差不多,排队大家自觉社交距离,我注意到工作人员全部都戴上一次性手套了,过去只有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带。
下午去超市买一款常用的助眠糖,人也和平常差不多,遇到一个看起来七、八十岁的老人带着口罩,坐在电动轮椅上购物,像是病了,这是这些天来我看到的第一个戴口罩的人(美国CDC不推荐没生病的人戴口罩,而是要求生病的人一定要戴口罩,自己没有医院或诊所会给你),食品供应充足,只有卫生纸限量,一家只能买一包(24筒),丫丫忍不住和我嘀咕:手消毒液囤货我理解,囤卫生纸是什么梗,就像他们以前不用似的。
我们城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前飓风暴雪的时候也宣布过,生活没什么变化,只是政府和应急部门可以动用一些预算外的款项了,比如我们这里因为学校停课没有收入的小时员工可以继续拿工资,家庭困难在公校享受免费早餐午餐的学生在停课期间可以每周一次性到指定地点领五份早餐和中餐等。还有朋友跟我讲,公校停课后给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每个学生发了一台笔记本回家,上面贴着每个人的名字,里面软件全都装好了,登陆就能进到自己班级看到所有的老师同学,大家可以用来上网课,这个考虑真周全,尤其是家庭困难没有自己电脑的小孩子,不会因此上不了课。
最后是Drive-Through检测新冠系统的进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解决交叉感染问题,无需下车就能接受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可以说有效减少病患和更多人的接触,目前沃尔玛超市、Target、Walgreens和CVS的CEO们都已经表示,最早将从本周日开始将在他们的部分门店停车场开放这项服务。
要停笔时,看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的一条新闻:Clinical microbiologists at Hopkins Medicine have developed an in-house coronavirus screening test that may soon allow the health system to test as many as 1,000 people per day. 嗯一天测1000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好样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有大人物去世?央视画面泄密四元老疑似出席 |
2 | 政治局新规曝光 太上皇露“真容” |
3 | 老习低头!做检讨换取留岗待退 |
4 | 东方传来巨响 中国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 |
5 | 戒备森严 京城果然出事 有大人物去世?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