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邮社论:拜登对台政策 少了点模糊 多了点战略
拜登总统在上任后首度亚洲行期间表示,若中国武力犯台,美国将会采军事介入,令不少人大感意外,因美国对台政策向来采战略模糊。但“华盛顿邮报”社论指出,拜登的对台政策少了点模糊,多了点战略。
正在亚洲访问的拜登23日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联合记者会,有记者询问,美国是否会在中国进犯台湾的情况下采军事介入?拜登没有像过去谈到美军是否会协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时那麽保守,回答了“是”。
“华盛顿邮报”社论指出,拜登这番话并不全然正确。因为自前总统尼克松与中共关係缓和后,美国长达半世纪的对台政策都采取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立场,包括承认北京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诺提供美国製武器给台湾协助自卫,但对于其他美国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做的事均含糊带过。
美国与台湾之间,也没有如同美国与南韩和日本签署的正式共同防御条约。
因此,拜登似乎宣布“承诺”军事介入中国犯台,令白宫幕僚迅速澄清,评论家则称是“失言”。
白宫在声明中称,拜登的发言不过是单纯重申美国长期以来的对台立场,而这立场“并未改变”。然而,中国或台湾对这种说法似乎都不买帐。中国警告这会“严重损害双边关係”,台湾则是感谢拜登展现对台湾“坚若磐石的承诺”。
社论称,尽管不知道为何拜登这麽说,但这麽做其实不会引发危机,相反地,或许还有些助益。
拜登其实没有明确地结束战略模糊策略,不过,在他多次影射美国有责任保卫台湾(23日是去年8月以来第3次),幕僚又多次跳出来否认的过程中,给了北京一些派遣武装部队横越台湾海峡前,必须认真三思的理由。
而且,中国也无法指控美国违背了尼克松时期达成的谅解,因为就技术层面来说,美国并没有这麽做。
社论指出,拜登23日提到中国可能追随俄罗斯入侵亲西方邻国的脚步,这种说法十分正确。拜登说,“它(指台湾)可能被武力攻占的概念,会使整个区域陷入动盪,像另一件类似乌克兰(遭到入侵)的行动,而且那会是更加重大的负担”。
社论表示,若要说拜登的抗中策略有什麽瑕疵的话,那就是他提出的印太经济架构(IPEF)的模糊性,这无法替代由前总统欧巴马谈判达成,随后被川普放弃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社论称,尽管拜登已让中国揣测美国对台湾的意图。然而,若要让北京的忧心最大化,美国需要与东亚、印度和澳洲发展更强固经济关係。
纽时:拜登军事护台言论 与美政府新政策一致
美国总统拜登武力捍卫台湾的言论,引发各方解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雷昂哈特(David Leonhardt)今天撰文称,不论是不是失言,拜登的说法与其政府的新政策一致。
雷昂哈特写道,拜登说话不精确是出了名。有时,他在发言时传达自己的情绪,更甚于传达任何具体政策观点(例如3月间,他宣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能继续掌权”)。
这次拜登似乎故态复萌。他在回答一位记者提问时说,与协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相比,美国将采取更强有力的军事行动来防卫台湾抵御中国。倘若真的发生这种情况,美国可能面对与中国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风险。
拜登可能只是又一次失言。纽约时报记者坎诺-杨斯(Zolan Kanno-Youngs)称,拜登在东京记者会上说这话时,现场的白宫幕僚大吃一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白宫事后发布声明,宣称拜登是在重申美国的政策。
不过也有理由怀疑,拜登的发言具有某种战略意图,就算他的本意并非他所说的那样。一个迹像是,拜登去年曾两度就台湾议题发表过类似鹰派言论。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的克罗尼格(Matthew Kroenig)称:“这是拜登第3次这麽说,很好。华盛顿正在协助北京不要误判。”
有时,台湾似乎只是美中之间许多紧张状况之一,另外还有关税、智慧财产、气候变迁、人权、乌克兰以及其他问题。然而,对中国领导人来说,台湾是唯一议题。
美国与中国1979年重建邦交后,华盛顿找到更微妙方法支持台湾。美国对台出售武器并警告北京不要入侵,但并未详细说明美国可能会如何回应北京动武。这个政策被称为“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且一直持续至今。这项政策大致上也很成功,台湾迄今仍是个繁荣的民主国家。
不过一些美国官员认为,战略模糊未来不太可能像过去那麽有效。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在许多方面变得更具侵略性,习近平曾表示与台湾统一“必须实现”。
美国的核心问题是,若习近平选择进攻,美国可能无法阻止。美国民众已厌倦那些遥远、不确定跟国家安全是否有关的战争,这种态度限制了任何一位美国总统的选项。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将与台湾的衝突视为至关重要的国内事务,并为取得胜利而投入大量资源。
由于这些原因,保护台湾最稳妥的办法是让中国领导人相信,即使他们能赢得一场战争,其代价也足以撼动他们的政权。
拜登对台湾的一连串评论能达到这个目的。他已暗示,入侵台湾将导致美国做出重大回应,但对于具体会如何他仍含糊其辞。
纽约时报负责美国国务院采访的资深记者黄安伟(Edward Wong)表示:“拜登并没有说要派美军为台湾而战,我们不应假设他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其他选项,如提供美国製飞机,那也符合比提供乌克兰援助更为积极的说法。
负责国际事务的记者克劳里(Michael Crowley)称:“美国保留了官方的模糊政策,但拜登的言论让政策偏向鹰派。”
俄罗斯在乌克兰遇到的麻烦,让这一讯息更具可信度。美国及其盟国透过对莫斯科实施严厉制裁并向乌克兰运送武器,来回应普京的入侵。俄罗斯领导人已了解到,一场全面战争足以暴露过去隐藏的军事弱点。
纽约时报负责安全议题的记者施密特(Eric Schmitt)说:“中国攻击迫在眉睫的任何说法,我一点也不买帐,我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挫败,让习近平停下了脚步。”
当然,拜登的强硬言论,无论是故意还是粗心大意,确实会带来风险。战略模糊之所以起作用,部分原因是它让台湾不致成为是在对北京实力的一种高调测试。
对于拜登的言论如果习近平选择退缩,有可能让习近平显得软弱。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亚洲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写道:“混淆和错误陈述更有可能削弱而不是强化威慑。”
不过,在这一点上,美国可能需要在看起来太过具有攻击性和太过于软弱这两样风险间做出抉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2000亿家电巨头,失速了 |
2 | 密院没了?密歇根大学终止与上海交大合作… |
3 | 医院的微波炉为何要上锁?竟有人会热尿、热 |
4 | 撑不下去了 中国这行业今年将面临大规模倒 |
5 | 我拿出怀里的中国护照,对方说你能优先入园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两件大事,突然暂停 |
2 | 情况越来越糟 习急踩刹车 |
3 | 2000亿家电巨头,失速了 |
4 | 妮可基嫚电影情欲爆炸 放映后影院椅子全 |
5 | 突然间 北京风向又变了 |
6 | 密院没了?密歇根大学终止与上海交大合作… |
7 | 103岁杨振宁再次住院 18亿财产重新分割翁帆 |
8 | 医院的微波炉为何要上锁?竟有人会热尿、热 |
9 | 比睡满8小时重要 做1事死亡率可降48% |
10 | 撑不下去了 中国这行业今年将面临大规模倒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神传天赋MAGA;川.刺破青天锷 | 老尚童 |
2 | 川普信口开河的战略目标并非不 | 阿妞不牛 |
3 | 中国民主,为何至今求而不得( | 水蛇 |
4 | 中国民主,怎么至今求而不得( | 水蛇 |
5 | 川普疯狂,欺加拿大太甚! | 万沐 |
6 | 陈冲的妈妈的安乐死 | 席琳 |
7 | 卢比奥的首要任务将是替川普擦 | 右撇子 |
8 | 最火川普图:Oh Canada ! | 幸福剧团 |
9 | 土耳其十三日游(3):古城以 | 老冬儿 |
10 | 应该欢送一下小土豆 | 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