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奥巴马夫妇站台支持贺锦丽,却帮了倒忙?

www.creaders.net | 2024-10-27 23:30:22  无法可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距离美国大选还剩下10天,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终于公开露面支持卡玛拉·哈里斯了,只不过她的一番发言又引来了争议。

  当地时间10月26日,米歇尔·奥巴马前往摇摆州密歇根州的卡拉马祖市,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同台亮相,支持她的竞选。

  米歇尔承认一些选民对“缓慢的变革步伐”感到愤怒和失望,但她强调了不参加选举或投票反对哈里斯的后果,并宣称如果将选票投给川宝,会带来十分可怕的后果。

  米歇尔进而对哈里斯的批评者们发出了谴责,“为什么哈里斯要承受更高的标准,并必须证明她符合这个高标准?”

  当下,密歇根州民调接近,这让米歇尔很不满。在助选活动的最后,米歇尔说她想不通为啥民调接近,因为她睡不着觉。

  此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现身美国最重要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公开批评黑人男性不热情,因为“你们只是不愿让女性担任总统”。

  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的这番言论引发争议,不少黑人男性在听闻以后指责奥巴马“傲慢”,将“黑人符号”当做选举工具。

  民主党挑选哈里斯顶替拜登来参选,当初不仅仅是因为拜登来与川宝的PK中略显颓势,川宝被刺事件发生后更是拉大了相对拜登的优势;而且哈里斯被认为具有很多必胜川宝的优势。比如肤色、性别、“干净”而简单的从政履历,还有就是资本阶层几乎压倒一致的支持。

  事实上,“换帅”后,哈里斯一度确实显现出了明显优势。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谈到的那样,她既想要获得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政绩优势,又想要与拜登比较拉胯的内政切割,但这个切割来得太晚了。

  拜登政府这几年,新移民进入太多了,让白人中下阶层甚至黑人中下阶层深感不满,而且一旦新移民获得国籍,就会转过来成为反对美国继续开放国界的支持者。哈里斯如果想要跟这方面的政策、问题切割,其实最佳方式就是在刚刚被推举为候选人的时候,当然,这很可能是为了安抚拜登。

  但早切割,晚切割,都是切割,不会因为时间缘故就加倍伤害拜登,因为被换掉的伤害,对于拜登本人已经是最严重的了,早切割也不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也不会因为晚切割就起到真正的安抚作用。

  拜登应该说很识大体了,仍然多次力撑哈里斯。当然,这些或许就是哈里斯以及民主党其他大佬所赞赏的,而川宝没有的体面。

  哈里斯现在的优势究竟还剩多少,有没有实质性地被扭转,这很难说。2016年大选直到投票,专业团体和媒体都言之凿凿说希拉里将轻松取胜,结果川宝却赢了。民调这个东西,人为操纵,哪怕发生重大误差,操作方也不存在问责压力。

  奥巴马夫妇出来给哈里斯站台,但发言和姿态有点令人迷惑。奥巴马那番话,其实就是把自己当成黑人男性选民的代言者。

  黑人男性选民,自己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不满,比如新移民进入太多导致的工作机会紧张,比如拜登执政几年没能如其当初竞选时宣称的那样给黑人平权带来更大的空间——他们确实不太可能去主动投票给川宝,但是基于都不满意的心理,可以选择都不投票。这当然会产生客观上有利于川宝的结果。

  对此,奥巴马如果姿态放低一些,就上述问题给大家一个解释,哪怕是扯淡的解释,其实黑人男性也会买账。

  但为什么奥巴马要去想着规训黑人男性呢?而且,黑人社会、文化中,固然存在性别歧视观念,但性别歧视观念从来就弱于其他方面的政治、价值信念。这也是为什么英帝国在没有赋予女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代,也会有女王。一些黑人国家甚至是宗教色彩很浓的国度也会出现女性政治领导人。

  奥巴马夫人米歇尔选择以母亲身份给选民喊话,这个姿态比她丈夫要柔和一点。但她的表述也很令人迷惑,她既然提到了一些选民对“缓慢的变革步伐”感到愤怒和失望,但又认为批评者对于哈里斯要求更高,这其中就很可能导致至少一少部分人会认为,她本人对于哈里斯承担更高的标准去推动变革,也不是那么看好。

  至于密歇根州民调接近,她表现出很不满,为此想不通。这有什么想不通的?既然她将川宝说成如此差的选择,而民调居然接近,那就说明摇摆州的选民将川宝和哈里斯认为是差不多的选择。

  还是那句话,要直面问题,反正把拜登换都换了,人都得罪彻底了,也不差更多的批评了,哈里斯不好意思更犀利批评拜登,旁人就可以帮忙,并证明哈里斯会做出比拜登更好的成绩。只有证明这一点,而不是把话题继续聚焦于川宝,米歇尔才能真正意义上帮到哈里斯。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2 韩国空难很可能指向一个可怕的结论
3 外媒:习近平变脸,中国已成全球公敌
4 武汉房价跌的离谱
5 提振民心,习近平迫不及待宣布好消息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