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今年4月宣布,根据《贸易扩张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条,对多项进口芯片产品启动调查,完成调查后将公布是否征收关税。不过,川普政府已表明半导体关税豁免条件之一是在美国本土设厂,由于这项要求对中国晶圆厂而言相当艰难,因此,部份人士认为,美方发起调查主要就是针对中国。
川普先前表示,计划对半导体课征100%关税,但对于将生产线移往美国的企业将给与豁免。包括承诺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于半导体制造的苹果(Apple),以及已经在美国设厂的台积电、三星和SK海力士等大厂预计都将躲过高额关税。川普日前受访时进一步透露,近期将公布半导体关税,税率可能高达300%。
川普政府将关税政策视为应对“美国关键技术依赖亚洲”这项国安担忧一部份,川普曾表示,在技术供应链方面,他不会允许美国被中国等国家“挟持”。这些担忧反映出,随著美中两国争夺技术霸权,分析师所称的“芯片”战争紧张局势日益加剧。
中国政府透过钜额补贴 扭曲全球芯片市场
米勒指出,除了全面征收芯片关税外,更能实现川普提出的“更公平贸易、更多本土投资”目标的替代方案是与美国盟友达成一项以半导体为重的产业协议,借此可以减少贸易壁垒,促使签约国承诺在美国增加投资,并迫使他们共同采取行动。
米勒表示,与其他产业不同,芯片出口不会面临来自美国贸易伙伴的关税或重大的非贸易壁垒,美国半导体公司并不担心与欧洲、日本、韩国或台湾的贸易公平性。对于美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而言,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
文中提到,中国政府透过钜额补贴扭曲全球芯片市场,虽然美国、欧盟和日本都有拨出政府资金来支持自家的半导体产业,但整体来看,中国的补贴规模明显要大得多。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则称,许多国家都会透过研究、推动补助或是投资诱因来支持国内企业,但中国的补贴计划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会让国家基金直接持有芯片公司股权,这使他们不管有没有盈利都能生存下去。
中国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产能 2027年全球市占将达47%
经过北京长达十几年的补贴,中国成长为中低阶芯片的主要生产商,截至2024年初,中国已开始在全球成熟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市场。成熟芯片指的是28纳米制程以上的芯片,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设备和家用电器等产品。
市场分析公司Yole集团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的晶圆代工产能可能超越台湾。目前台湾以23%的市占位居全球市场龙头,中国以21%排名第2,超越韩国的19%、日本的13%和美国的10%。Yole集团预估,到2030年,中国市占将攀升至30%超越台湾。
集邦科技(TrendForce)报告指出,中国的晶圆代工厂更注重扩大成熟制程产能,并有政府补贴的支持,预计在全球整体市占表现将大幅成长,特别是28奈米以上的成熟制程产能,市占预计将从2024年的34%,到2027年成长至47%。晶圆代工龙头台湾2024年在成熟制程的市占为43%,到2027年预估为36%。
成熟制程难转移到美国
川普日前透露,在美国设厂生产的公司,可以豁免半导体关税,从苹果、台积电到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近年积极扩大在美国的投资,因此都有机会躲过高额关税。
维德布什证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指出,台积电和三星因为是外国公司,要获得豁免的门槛可能比较高,恐怕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但整体来看预计还是会得到豁免。
与此同时,分析师认为,一些芯片制造商将无力承担在美国制造的成本,尤其是那些生产成熟制程、较大节点且利润微薄的芯片制造商。
Technalysis Research总裁、首席分析师欧唐纳(Bob O'Donnell)表示,由于这些芯片利润低、成本高以及美国缺乏完整的供应链系统,要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将非常困难,欧唐纳称,成熟制程晶圆厂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没有太大意义”。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资深研究员乔赞帕(Martin Chorzempa)则直接点名中企,直言像是中芯国际(SMIC)或华为(Huawei)生产的芯片,就不太可能取得豁免。
部份人士认为,美方半导体关税主要就是针对中国成熟制程。(法新社资料照)
美半导体关税实施 冲击中国芯片厂毛利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柳庸煜(Yongwook Ryu)表示,美国与中国就对等关税税率进行谈判时,可以用这笔关税作为筹码。柳庸煜指出,对等关税通常是为了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并将制造业转移回美国,但针对特定产品或产业的关税,旨在实现加强美国技术霸权,以及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多家政策智库与产业研究机构指出,在关税冲击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将面临3大挑战。首先是出口受限,美国仍为中国芯片出口的重要市场,关税一旦实施,将直接压缩中国芯片制造商的毛利,并对海外接单造成冲击。
再来是全球供应链可能因此被迫重组,中国企业边缘化风险升高。美企可能转向台湾、韩国与东南亚等替代供应来源,推动“去中国化”布局,长期恐导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削弱。最后是科技自主压力增强,加速“国产替代”战略。中国政府可能进一步加码对本土半导体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扶持,以降低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技术依赖,推动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媒体分析也指出,尽管中国芯片产业近年在成熟节点和设备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出口管制和人才短缺等障碍仍存在,核心技术依旧仰赖国外进口,一旦关税与技术封锁同步升级,将加剧资源紧张与产业升级的挑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近平获第三任期 大清洗永无终日 |
2 | 一反常态 胡春华西藏行抢尽风头 释重磅信号 |
3 | 成牺牲品?习“旧情人”王莉霞被抓捕细节曝 |
4 | 58岁蒋雯丽定居英国又瘦又老 一代女神也老 |
5 | 研究:“性能力”强弱,看手指就知道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中国出了个习近平,因果报应 | 施化 |
2 | 我恍然大悟,习明兰岂止是私生 | 自然 |
3 | 1.7万中国守军对抗12万日军47 | 玉质 |
4 | 习近平的最后机会 | 文庙 |
5 | 习近平的第四任 | 三都瓠瓜 |
6 | 影评:真实历史与现实比荒诞更 | 阿妞不牛 |
7 | 吕洪来:为什么当前中国呈现出 | 老陆 |
8 | 马德里万花筒:植牙 | lone-sheph |
9 | 习氏出巡西藏权势熏天,听床师 | 蛇形刁手 |
10 | 海关问“有没有带现金” | 体育老师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