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为布什设“核陷阱”
【万维读者网】联合早报14日刊发谭中的分析文章:平壤为布什设的“核陷阱” 。全文如下。
“朝鲜半岛是决策方案的糟糕地方”,这是美国官场的一句流行语。朝鲜和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当前困扰布什政权的两大幽灵,而且相辅相成。目前美国民间反对布什打伊倒萨的重要论点之一就是:“布什避重就轻,对已经有了威胁美国的核毁灭能力的朝鲜轻松放过,却要拿还没有核武器、不能威胁美国的伊拉克开刀。”
2月12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主编鄂马特(Bill Emmott)在美国CSPAN电视上预言,布什在打完伊拉克后,会转过头来对付朝鲜,先采用外交手段,最终可能动用武力。布什现在是要到伊拉克去孤注一掷,自然没有精力对付平壤的违抗。但如果倒萨的战役顺利,他就不会对朝鲜手软。如果不顺利,那他所面临的难题就不止是朝鲜的核威胁了。
朝鲜不容易对付
布什一进白宫就决定要打伊拉克,起初他的内阁成员意见不一致,特别反对的是国务院官员和三军将领。将领们的反对主要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既感到战争目的难以达到,又觉得打完以后局势难以收拾。将来如果布什想打朝鲜,三军将领的反对理由就更多了。
第一,朝鲜战争的教训使人们心有余悸。当时中朝军队是“小米加步枪”,却歼灭了5万5000名占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美国把上甘岭山头削平也没能把停火线推到纬度38以北。今天美军若再想向朝鲜开火,那儿有100万装备颇为不错、挖好了战壕的朝鲜人民军严阵以待,美国民意却绝不允许美军阵亡3位数以上,那就难办了。
第二,金正日政府也不是省油的灯。它已经表示了,既然美国可以“先发制人”,它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美国评论家认为平壤最近发出的“先发制人”恐吓非同儿戏。美国中央情报局肯定朝鲜已经有了一两枚原子弹,正在多制造五六枚,朝鲜的导弹已经可以射到美国西海岸 (是情报局长2月12日在国会作证时说的)。
第三,朝鲜和伊拉克的地理环境不同,伊拉克对美军的主要障碍是沙漠中的热度,对装有空调的装甲车辆和直升飞机妨害不大。朝鲜却是山地。美军每出动一个兵,就必须运出几百顿机械装备。一位美国将军形容调动一个陆军师好像整个城市搬家。这样的军队去打会挖山洞、隧道的朝鲜军队必然事倍功半。
布什没念过《孝经》的“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在去年的国情咨文演说中把朝鲜纳入“邪恶轴心”,祸从口出。《纽约时报》和其他报刊文章从朝鲜的角度来设身处地着想,正是这种诬蔑触怒了朝鲜,布什政权又火上加油地对朝鲜禁止原油与粮食的供应,共和党内响出一片加强对朝鲜禁运的怒吼,“如果我是金正日,也会跟你对着干的”,这是美国舆论中主持公道的声音。
软下来同平壤谈判
2月6日,由华盛顿邮报公司在美国首都召开的以“如何对付未来美朝关系”为题的座谈会,有韩国新总统的外交顾问、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国会议员、曾与朝鲜打过交道的前美国外交官、专家、报刊国际编辑等参加,会上的发言认为金正日对口气强硬的布什出了一道难题,布什除了软下来和前者谈判以外,别无出路。
最近到过平壤的《两个高丽》一书作者欧伯多尔佛(Donald Oberdorfer)在座谈会上说,朝鲜亮出核武器牌并不是为了要救济,主要是要挟美国与其签订“互不侵犯”协定。他从朝鲜领导人的动作、姿态中看出,即算没有协定,有这方面的保证也能息事宁人。一位韩国专家接着建议,由美国国会通过不对朝鲜使用武力的决议。在座的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卢格尔应声说,如果在过去,这样的决议是通不过的;可是九一一以后,美国国会的态度大大改变,只要政府动议,国会就有可能释出不侵犯朝鲜的愿望。
几乎所有的发言都认为美国对朝鲜必须刚柔兼施,胡萝卜比大棒更能起作用。这对至今仍没表示愿意和平壤会谈的布什政权等于一种舆论压力。前美国驻韩国大使格列格(Donald Gregg)说,“我们越威胁,朝鲜就会越不买账”,认为这是恶性循环。另一位专家指出另一个恶性循环,就是1994年开始的美国“收买”、然后朝鲜“收缩”、过几年朝鲜又跳出来,又逼迫美国“收买”。
好几名韩国专家在座谈会上异口同声地强调朝鲜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国不应该刺激金正日政权。一位专家说,有韩国在,朝鲜就不会有核武器。他们主张朝鲜半岛的问题最好让朝鲜人自己解决,美国少添乱。韩国群众对美国不满的情绪正在增长,《他妈的美国》是当前在汉城流行的一首歌曲。布什政权很难无视这一发展。
中国在朝鲜问题的作用
美国对朝鲜感到棘手,中国的重要性就增加了。一位前韩国外交部长在座谈会上谈1994年美朝危机的经过说,当时他和中国副总理钱其琛会面20多次,结果是中国的影响起了作用,朝鲜政府邀请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平壤,铺平了妥协的道路。
去年10月江泽民在布什的农场会谈时,布什说出了进一步增进美中关系要看中国能不能加强对平壤的影响。对此,《每周新闻》国际部编者说,人们一直害怕中国在国际上太活跃,现在又觉得北京在朝鲜问题上作用起得不够,岂不讽刺。
2月6日参加了座谈会后又于12日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的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瑟德贝里(Nancy Soderberg)女士认为,布什总统不应由于反对克林顿政权作风而避免和朝鲜妥协,指出正是他老爸首先鼓励朝鲜签署“反核扩散条约”。她说,虽然存在难度,每次解决朝鲜新危机的办法都是谈判。
《纽约时报》编者用“逃出北朝鲜核陷阱”和炸弹套着绳索的漫画为瑟德贝里文章标题。伊拉克一位细菌科学家几天前对ABC电视节目主持人戴安说,美国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罪名强加于人,却是在长崎、广岛使用原子弹的真正罪犯。由此看来,金正日为布什设的“核陷阱”正象征着魔仆的阴影反过头来扰乱主人的睡眠了。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