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出访缅甸引起不少争议,但最大难题可能是缅甸英文国名带来的尴尬。希拉里在公众场合多番称呼缅甸为「这个国家」(this country),既避免因採用英美对缅甸的一贯称呼「Burma」而触怒缅甸政府,也避免因採用缅甸前军政府起的国名「Myanmar」而触怒美国政界及流亡海外的缅甸人。
「Burma」为缅甸英文旧称,但20多年前军政府把国名改为「Myanmar」,因「Burma」勾起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光彩历史,而且意指缅族人的土地,未能反映多种族本质,不过英美一直未有採纳军政府的新国名。
希拉里昨与缅甸总统登盛举行历史性会晤,转交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信件,内容称美方愿与缅甸的关系进入「新阶段」,希望研究可怎样支援缅甸过渡民主,保护人权,呼吁当局的改革要有「实际成果」。
希拉里讚许缅甸近期的改革「令人鼓舞」,但认为未足以令美国解除制裁。她敦促缅甸释放所有政治犯,结束与少数族裔的衝突,并断绝与朝鲜的「不法」军事联繫。她表示,若缅甸持续改革,美国可以研究把两国外交关系由代办级提升至大使级,并支持世银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派员评估缅甸经济状。
登盛形容希拉里此行是两国关系里程碑。会后美方透露,两国初步的合作计划包括商讨在缅甸寻找二战美军遗骸,并邀缅甸以观察员身分加入美国发起、旨在助东南亚可持续发展的「湄公河下游之友」计划。
美国国务院表示,希拉里此行并非要与中国在区内争取影响力。中国外交部昨表示,愿意看到缅甸与西方国家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接触、改善关系,促请有关国家解除对缅甸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