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赞赏昂山素季,用一种欣赏圣人的眼光注目着她的一举一动。这就让这位虽没有参选总统资格,但在西方举足轻重的要人成为了外界最感兴趣的缅甸人。任何与“The Lady”带上点关系的事情都会成为新闻。或许在西方人看来,她迟早会君临内比都。即便昂山素季在6月10日终于与中共中联部部长王家瑞见了面,也不能妨碍西方人士们继续这样想。
西方世界前不久呼吁昂山素季去管管缅甸、孟加拉交界“罗兴亚人”的死活,等到她决意要飞去北京前,仍在继续如此的呼告。很显然,西方世界正不失时机的把昂山素季塑造成一个单纯的反极权、反大国威胁的角色。但她本人就大不一样:此番见习近平的行动只是更多的显露了她并非“反华”的身份。毕竟,昂山素季本人可能也清楚,她在缅甸的威望有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其父昂山将军,她更是缅甸民众发泄怨气的一大途径,要让秀才造反的民主党派咸与维新,这实在是勉为其难。
按照西方世界的理解,昂山素季的北京访问要难免变得意味深长,另有深意。在为数不多的几家谈及此节的媒体中更是如此。比如美联社从6月5日至今,始终不忘在刊发的报道里强调昂山素季作为一名“民主人士”其定位几近于某些民运人士在中国,更在10日刊发的最新报道里强调昂山素季本人对于中国修建的“密松水电站”这样的工程曾持有负面态度。鉴于中国始终希望在缅甸境内有所开发,进而通过加强两国联系,从而让中国于缅甸的铁路和港口建设暂不受阻,这就让习近平等人与昂山素季的接近多少显出了些“保平安”的架势。《华尔街日报》更称昂山素季访华是北京改善中缅关系的“新方式”。很显然,西方已经开始不顾现状地解读种昂山素季接近北京的用意。
不可否认,这位在西方眼中为了“民主诉求”而不食人间烟火的昂山素季一飞去北京,这就多少让某些人有些失望。当发现偶像不仅要吃饭,还要如厕时,一些西方媒体面对昂山素季的北京之行不免三缄其口,譬如在《经济学人》这样热衷于时下地区焦点问题的杂志上,率领“全国民主同盟”代表团前往北京的昂山素季就没有相应的一席之地,更别说一篇尖刻的短评。但更多的人却还是自认看到了“颜色革命”的曙光,其他英国媒体在这场昂山素季访华的风潮中还是显示出了一种扑克脸之下的不能自持。如果说美国的观察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稍有些“点到为止”,那么作为缅甸曾经的宗主国,英国媒体在这个问题上就显得很露骨。
《卫报》认为,北京可以从昂山素季处取得一个相对中立而公正的舆情渠道,同时也可以借此来消除自己多年来与军政府合作而形成的不良印象。有专家也指出,鉴于昂山素季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在中国和西方间寻求平衡的政治家,而她本人也不难发现中国仍有可能是“缅甸最大的投资者”,这就意味着此番对话对于北京的效用比起在昂山素季本人身上会更大些。BBC已经发表报道,用“significant”(意义重大)一语评价昂山素季的北京之旅。尽管报道中对于昂山素季在缅甸人权上的介入仍有些指摘,但他们还是借了专家之口强调,称尽管昂山素季恐怕不太可能与中国领袖达成什么协议,但来自中共的邀请仍然是值得一书的。
《金融时报》对于此次访问更显得有些兴奋,也就在6月10日的报道中,该报虽然故作姿态的称此次访问并不如尼克松访华那般“有意义”,但至少也是昂山素季从囚徒转为缅甸领导人的关键一步。该报甚至还借专家之口认为北京正在尝试着和缅甸未来的统治者搞好关系。尽管很多伦敦分析家仍认为北京可能还是会认定军政府及其“发展党”必将取得2015年缅甸大选的胜利,与昂山素季关系良好的瑞曼将军亦有可能成为新总统。但伴随着立足于国内的昂山素季与北京保持接触,这其中就酝酿着一种变数。
当然,鉴于昂山素季终究是一个立足于缅甸国内的政治家,这就意味着她的很多行动恐怕并不像西方所猜测的那样云山雾罩、纵横捭阖,当西方世界开始在万里之遥猜测昂山素季与习近平的秘约时,缅甸媒体就很实在的表示,昂山素季访华很有可能会为一条造价200亿美元中缅铁路说上几句话,甚至还将因此达成一些党务协作层面的协议。这一点比起外界猜测的内比都-北京权斗,恐怕更能体现昂山素季这个政治人物立足于缅甸本国的最显著特征。
其实,环顾昂山素季的政治生涯,外界不难发现这个从海外返回缅甸并为之奉献一生的政治家身上虽然被媒体打满了西方喜闻乐见的戳记,但却没法从根本上改变她作为一个缅甸人的根本属性。这也就意味着西方世界在观察昂山素季的行动时难免先入为主,认定她肯定会为了西方在中国面前做些什么,殊不知倘若要做一个为国为民的政治家,那就绝对不能为一方的势力所绑缚,而昂山素季的北京之行,也就只是为这位几近古稀之年的政治家的履历簿上添了几笔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