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洞朗地区爆发的中印两国新一轮边境摩擦,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对峙后,不仅没有像以往的类似事件一样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从印度国防部长公然宣称“现在早已不是1962年”,到印度媒体一再叫嚣“此次绝不撤军”,再到真实性有待于考证的“印三个山地作战旅出现异动”,都昭示出印度方面的某种迫不及待,预示着事件可能走向我们“不想看到”而又“不得不面对”的方向。
目前解放军还处于“脖子以下”军事改革的关键阶段,美前总统小布什对于军事改革有这样一句评价:“好比在一部时速一百八十英里的车上换发动机”。在我军目前指挥体系、隶属关系、兵力编成、装备换代都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足够的把握和足够的能力去遂行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仅仅依靠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集中精力完成社会改革的任务,只有和平才能保证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升级,只有和平才能把我们的资本、我们的设备、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人才送到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并确保几条能源线的安全。
总而言之,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的洞朗地区对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想看到、也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大气候”和“小气候”
但是毕竟,现实并不以我们的主观意愿为依据,更何况从印度本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来看,用一句话形容,此次事件是“国外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共同作用下,迟早要来的一次风波”。
我们先说印度面临的“大气候”,正如目前部分学者表述的,印度政府在地缘政治领域正在从传统的“不结盟”均衡外交路线,逐步转向向美国的亚洲战略方面靠拢。这一靠拢落实下来,主要体现在美国方面对印度行为方式的极大宽容与谅解,以及美、印两军频繁的军事互动上。
就以今年来说,美方就同印度达成或者执行了至少三笔意义极大的军事合作合同:一是向印度山地部队交付了2门M777型155毫米轻型榴弹炮;二是同印度达成了一笔出售20多架MQ-9B无人攻击机的合同;三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一项合作,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预备将F-16型战斗机的生产线及全部技术资料移交给印方,虽然这一行为被很多军迷嘲讽为“集齐所有三代机可以召唤神龙”,却是实实在在的有可能改变地区现状并导致印度实现产业升级的合作。
而印度方面在美国的默许或者纵容下,行为方式也变得愈加激进和不可控,似乎摆出了一副要和我国在亚洲范围内乃至一带一路沿线一较高下的势头。就在本次对峙事件事发之前,美国的特朗普总统刚刚完成和莫迪的会谈,而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同时,印、美、日三国的航空母舰组成的庞大战斗群正在印度洋上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在这种节点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尽管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但是特朗普总统给了莫迪某种政治保证,或者莫迪想通过搞事给本已暗通款曲的美国方面再纳上一份投名状,或者是美日印对中国实施战略制衡的一次试水,是可以预料的事。
谈过了“大气候”,我们再谈一谈印度国内的“小气候”。自然,从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果来看,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自己是一位较有魄力、较能决断的领导人,这体现在他对人民党的集权主义建设上,体现在他对印度国防领域大刀阔斧的改革上,体现在他力图打破行业与部门壁垒的手腕上,更体现在他基本不计后果“鲁莽”推进的经济改革上。这一经济改革在去年以换钞行动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今年则在难度上更升一级,以打破各邦之间的关税壁垒,实现中央的税制和财政统一为根本目的。如果说去年的换钞行动中,地方实权派理论上可以通过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大捞一笔,那么今年的税制改革就是理清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重分地方实权派的蛋糕的更深层次改革,这叫“改革进入深水区”了。
那么,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客观上土邦林立、地方实权派势力巨大、利益盘根错节、宗教民族阶级冲突此起彼伏的国度,如何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保证国家的巨轮继续平稳前行?笔者认为摆在莫迪面前的选择是很明显的:用印度民族主义这一“最大公约数”来凝聚(忽悠)人心。最简单的方式,制造一个假想的敌人。无论因为这个敌人收获了一场失败还是一场胜利,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是前者,“就是你们这群坏淫不好好改革,我说了吧,不改革死路一条”;如果是后者,那么莫迪在印度历史上的个人威望基本已经可以与甘地或者尼赫鲁相提并论了,何乐而不为呢?
试想,从印度国内的“小气候”来看,还有哪一个假想敌比中国更合适呢?毕竟1962年的耻辱还没有报,1967年乃堆拉山口冲突又吃了亏,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五十五年的“卧薪尝胆”是为了啥?从此次印度在事件开始之初的赤膊上阵、蛮横无理,再到事件发酵之时的傲娇自大、目空一切,莫迪如同普法战争之前的拿破仑三世一样急着找回场子、出一口恶气的想法几乎呼之欲出。
再从国外的“大气候”来看,既然域外国家指明了让我怼的对象,那么我还能怼谁?怼尼泊尔吗?行了,域外国家已经钦定了,这黑锅你中国就背着吧。
就这样,在印度的“大气候”和“小气候”的共同作用下,这块板子可以说是既偶然、也必然地打到了中国身上。说它偶然,从此事发生的直接原因看,不过是我国军队沿多卡拉山脊线我方一侧向洞朗地区修筑公路的行动,虽然仅仅是将以往的步巡改为车巡,强化边境实控,降低执勤难度的一般性举措,既没有改变中印边界现状,也没有威胁到印度本土的安全。
说它必然,从此事印度方面的策略选择和行为方式来看,不失精明和审慎:在战略的层面上,印度选择了在我国最需要和平的时期突然发难,而且甫一开始就选择了不留余地,不留后路的强硬对抗模式,通过加快事件的进程迫使中国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反应、前期占据优势保证在事件预后上可以坐地起价的意图相当明显;在战术层面上,印度显然看到了洞朗地区虽然我军处于地势高位,但是落实到战术地图上,我军反而在印度驻防部队的下方,一旦爆发小规模冲突并不占优势的特点,故而将预设战场选择在了这里。
平心而论,就此次事件而言,印度人基本上做到了战略意图比较明确,战术选择比较恰当,对于这样一个国家而言,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
留给印度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虽然本次印度方面的非法入侵行动,本质上是为了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局面而服务的,但以目的而论,笔者并不认为印度方面仅仅会满足于在政治层面和战略层面上获取比较宽泛的优势与利益。相反,印度军队很可能并不只是想“打打嘴炮”,逞一时口舌之快,也很可能并不仅仅是想继续玩他们的“祖传手艺”,把无争议国境线变成争议线,把争议线变成蚕食的对象,而是很有可能想来一场实打实的军事胜利的。往小了说他们可能想再制造一起铁列克提事件,往大了说也不完全排除印度陆军可能实施的旅一级甚至师一级的战役进攻。
笔者一直以来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印度军队的“过于自信”:一是印度对其常规兵力的“过于自信”。尽管印度军队在锡亚琴冰川和几次印巴战争中表现尚可,但是短板也同样严重:机械化程度低下,组建的所谓新锐山地部队还停留在轻步兵到摩托化的阶段,师团一级火力支援力量相当孱弱;装备自给率较低,武器型号杂乱,备件通用化程度不高。这支军队执行的低技术水平的治安镇暴或印巴边境摩擦战,同我国在八十年代的两山轮战中把越军吊着打比较类似(尽管战斗表现比我军远远不足),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作战,对实施现代战争并无太大的助益;二是印度对其核威慑力量的“过于自信”,尽管印度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突破真正的热核武器技术,洲际导弹/中远程导弹的技术水平又在事实上比朝鲜高不了多少,印度却始终认为自己“有声有色的核大国”地位相对稳固,并有以此为后盾同中国打一场常规战争的打算。地形上的不占优势加上印军自己的过于自信,打上民族主义的鸡血和复仇主义的恶臭,笔者认为,印度方面是完全有可能来一场不计后果的军事冒险的。
尽管作战条件相对艰苦,而且诸多因素与我不利,笔者认为,我方在此次事件的处理中还是要秉持三个原则:一是不能让它轻轻松松地抱上一条大粗腿,二是不能让它随随便便就树起一个敌人,三是不能让它坐着就把钱给挣了。
说印度不能轻轻松松抱上一条大粗腿,针对的是此次事件背后的“大气候”。印度既然要以此事为投名状抱上美国的粗腿,美国也郎情妾意地想以此事为契机给印度的行为方式背书,我们就偏要打乱这一计划。但是,虽然听起来容易,这一目的反而是相当难以实现的目标:在中国崛起并在东亚地缘政治圈占据主导地位已快要成为既定事实的前提下,拉拢印度去实现从次大陆方向制衡中国乃至威胁我国的海上交通线,将成为美国在中长期的既定政策,且这一政策又和印度急于扩大自身在次大陆的影响力的目标相契合。这并不是这一次对峙打好或者打坏就可以轻易扭转的了的。作为我国而言,进一步升级造舰计划和军备升级计划,尽快爆出第三个、第四个航母战斗群比什么都强,抓紧时间完善中巴经济走廊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
说印度不能随随便便地树立起来一个敌人,针对的是此次事件的“小气候”。先前我们就已经分析过,本次对峙事件印度人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急于占据上风、急于获取优势、急于坐地起价的意图十分明显,把我们树立成凝(hu)聚(you)国内民心、推进国内改革的一个假想敌的目的也若隐若现,我们虽然在战略博弈上失去了先手优势,却可以通过适当和审慎的应对策略,尽量地把这场对峙引入我方的战略节奏,以此来获取事件的转机。
俗话说,话说三遍淡如水。印度越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或者说失败),越需要一场政治上的上风,我们就越要反其道而行之,既不给它一场胜利,连失败也不给它,在国际斗争和博弈上站稳立场,不给它任何趁虚而入的机会;它越想尽快打出一个结果,我们就越可以通过把对峙问题复杂化乃至有意扯皮的方式,拉长对峙的时间,使得印度方面找不到着力点,间接性地对印度国内的政局与改革局势施加影响。毕竟对印度而言,如果此事不仅长期无法解决,甚至连个结果都没有,对内又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地方实权派对着税制改革上下其手,对莫迪而言,本来想急着立威却煮了一锅夹生饭,本来想尽快搞出一个结果,却变成了久拖不决的一场闹剧,无论如何,对他的内政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多好的消息。
说不能让印度坐着把钱挣了,其实表述不够准确:领土是我们的,一分钱都不能给印度人挣去。尽管对于我们而言,多卡拉山脊对峙线上我们并不占优势,甚至整个亚东突出部我们都不占优势,但无论是从战略意义上还是从战术意义上看,手指地带都不能丢:这是我们的国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一旦我军撤出手指地带,无论是因为被迫后撤还是主动后撤,沿亚东公路突入的印军部队将享有极大的行动自由:退可以在亚东以南的雪峰高原组织防御,进可以通过亚东、帕里和江孜谷地走1904年英军麦克唐纳-荣赫鹏山岳部队的入侵路线,兵锋直接威胁日喀则乃至拉萨,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因此,从纯军事观点的角度,作为两国博弈的坚强后盾,在亚东突出部尽快组织梯次防御,在对峙线上掘野战工事与半固定的碉堡火力点,储备长期固守所需的粮食、弹药都是极为迫切的需要。如果印度在狗急跳墙的情况下敢对我们搞军事冒险,就一定要打好首战,让它有来无回。
总的来看,这一次的洞朗地区对峙事件,如果我国能做到在整个国家的层面上协同一致,通过彰显军事实力遏止印军的冒险欲望,通过外交手段最大限度地揭露印度的霸权主义行径,在战略层面上选择好合适的斗争策略和方式,最主要的是一线将士们同仇敌忾,笔者对这一事件有惊无险地解决是持乐观态度的。
当然更乐观的事情还在后面:我国实力的持续上升相对于还是期货且交付时间遥遥无期的印度崛起,是显而易见且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既要看到此次事件是因为修路而起,也要看到修路修通了以后,随着我军战略投送能力的逐步提升,高原部队大量换装机械化装备,加上我们基本上都位于瞰制地带,“留给印度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洞朗事件中,印度确实咄咄逼人了,可是更要看到,以后给它咄咄逼人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总要看到这一点。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股暴跌潮,正在席卷全国 |
2 | 如临大敌 中共密件热传 |
3 |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
4 | 中国市场突传重磅利空 |
5 |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
6 |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
7 |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
8 | 全场傻眼 中国学者丢人丢大了 |
9 |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
10 | 大权旁落?习最新讲话再现异常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奥威尔的世界=Woken- Shit;MA | 木秀于林 |
2 | 这也能抄 之 一个降落伞包 | 席琳 |
3 | 老态龙钟的精神家园 | 特有理 |
4 | 沈逸教授:川普2.0治国如开公 | 随意生活 |
5 | 谁制造了最多中国人死亡? | 汪翔 |
6 | 何祚庥评项立刚 | 老字号 |
7 | 中国,具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 | 施化 |
8 | 费正清回忆梁思成林徽因 | 席琳 |
9 | 梁思成的图和林徽因的画 | 弓长贝占郎 |
10 | 寇可往,我亦可往? | 秋念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