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来,中印边境军事对峙愈演愈烈,至今双方仍未缓和意思。印度将这场与中国的对峙定义为: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因为这不仅关乎西里古里走廊的战略脆弱性,甚至可以提升到印度大国地位的层面上来。
因为相似背景,中国和印度通常会被横向对比。差不多同一时期获得民族独立后,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历经转折,但最终取得了今天世界公认的成就,特别是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发展。相比而言,自视为民主法治国家的印度还在雄心励志。
莫迪驾驭的改革马车面临三只拦路虎。首先,由于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各邦拥有的行动空间很大,中央与地方很难达成统一国策,即便形成统一政策也不能令行禁止。印度的增值税多年来始终未见成形,莫迪倡导的税制统一改革停滞不前,恰是中央地方权力分裂产生迟滞作用的印证。
其次,印度是个多宗教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种姓等级制森严的国家。这些思想意识领域的障碍,必然影响社会有效组织力。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规模或大或小的教派民族冲突,而印度政府对宗教复仇暴乱毫无作为。2002年发生在古吉拉特邦的一系列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教派对抗暴力事件,持续时间约两个月,死亡人数达到了战争级别。混乱的社会组织力难以形成改革所必须的合力。
再者,印度大国情节根深蒂固,使得其战略定位过于理想化。作为南亚大国,印度一直谋求地区霸权,但权衡当下的国情和发展水平,这并不是印度合理的定位。国家地位不是期许得来的,而是坚实的国力夯筑的。国力困乏而志向高远,只能“掏空”国家发展。这是战略透支。
面临这些难题,莫迪选择以“内病外治”的方式解决:塑造一个假想敌,唤起民族主义情绪以淡化国内宗教种姓分歧,获得空间落实改革政策。不过,莫迪拿起民族主义“手术刀”治不了印度改革。因为印度当前面临的难题既不是中国威胁也不是改革政策,而在于从上到下落实改革政策。
印度基础设施缺乏似乎人尽皆知,但责任大都不在中央政府,很多基础设施项目因为地方议会、政府、媒体、宗族等各方势力的拖累而不能落实。莫迪试图使用强硬手段,但造成的社会冲击过大,反过来将不利于持续改革。例如废钞令、税改等改革更多的有利于富人。民族主义只是兴奋剂,过了实效就是祸患。
借助对新媒体的应用以及接地气的公众形象,莫迪人气甚高,但其作为印度教徒、民族主义者、低种姓者的狭隘民族主义非但不能缓和意识形态矛盾,反而正令情况激化。实际上,莫迪能够在政治上获得成功,跟精英的合作分不开,现在改革就需要向精英开刀,阻力不言而喻。
不可否认,莫迪具备一定的经济才干,他曾连续三届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主政期间经济增长率创各邦之最,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设厂尤为突出。2008年塔塔集团欲在西孟加拉邦的新格乌尔修建汽车厂,本来这个项目是西孟加拉邦政府极力争取到的,后因反对党以帮助耕地为由,仅仅4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划拨不出来,最后莫迪横刀杀出成就霸业。
既然有此才干,莫迪更应当着力于落实国家政策,这才是莫迪改革的正道。民族主义的激情的确为莫迪带来了不少政治资源,但是试图通过和中国的对抗来进一步鼓动民众的激情,则只会是短视的策略;而通过民族主义推动的改革,终究也不会持久,甚至反受其拖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2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3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4 | 总遮脸的情色网红忽然摘下口罩露真容 全网 |
5 | 快讯!日本发生6级地震,地动天摇…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告别世界工厂 中国“游戏”结束 |
4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5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6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7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8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9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10 | 总遮脸的情色网红忽然摘下口罩露真容 全网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