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顶不住制裁 金正恩设特区筹措核武资金?

www.creaders.net | 2017-12-23 22:29:25  多维新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朝中社12月23日报道,朝鲜决定在首都平壤设立江南经济开发区。

      此次朝鲜设立经济开发区是根据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12月21日发布的政令所决定的。与此同时,朝鲜在该经济开发区行使主权。外界认为,此举是朝鲜应对制裁,改善国内经济状况的重大举措,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似。

      然而,朝鲜的举动真的能取得成效吗? 尽管此前,朝鲜也有设立开发区的先例,但此次金正恩选择在这一时间点设立经济特区,依然让人们联想到此举政治意味明显。平壤此举更是向世界宣布,朝鲜不惧怕国际制裁,将用自身的力量发展经济,从而为核武开发筹措资金。 

金正恩设立“特区”之举政治意义更加浓厚(图源:AFP) 

      就在金正恩当局宣布在平壤设立经济开发区之际,联合国安理会于12月22日一致通过了由美国提出的制裁朝鲜的最新决议案——联合国安理会第2397号决议。  

      根据这个决议,朝鲜每年精炼石油产品的进口量被限制在50万桶以内,其90%的精炼油进口将被切断,而且其原油进口也不得超过400万桶。此外,这个决议还禁止朝鲜出口机械、电子设备等商品,并要求各国在24个月内遣返朝鲜的海外劳工,以收紧平壤用于开发核武的重要外汇来源。 这也意味着朝鲜的经济形势将越来越困难。此刻设立经济“特区”更浓厚的政治意味。设立经济“特区”并非金正恩的独创。

      上溯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金正日就曾筹划开城和新义州南北两个“特区”,试图将其作为朝鲜对外开放的窗口。不过,新义州“特区”最终以“行政长官”杨斌被逮捕而告终,开城园区则在朝鲜多次“关闭——重开”的反复中,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 对于朝鲜设立的这些“特区”,评价不一。

      不过,类似的“孤岛式开放”并未对朝鲜封闭的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也是事实。 金正恩上台之后,也曾密集设立经济“特区”,虽然短暂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国际社会更关注的是朝鲜的无核化,也都很清楚在现有情况下,投资朝鲜面临着联合国制裁、基础设施落后、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难以真正获利。

       特别是在如今国际制裁更加严厉的条件下,国外企业也将难以实现在朝鲜的投资。 金正恩设立经济“特区”并非是想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凸显金正恩强调发展经济的形象。另一方面,继续为朝鲜的核武器开发筹措资金,同时也表明了朝鲜不向国际社会妥协的态度。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