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艺术团外交:测温中朝关系冷热

www.creaders.net | 2018-04-11 11:33:43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三池渊管弦乐队此前为韩国民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图源:VCG)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将于4月13日率团赴朝鲜参加第31届“四月之春”国际友谊艺术节,打破了以往由中国文化部带队的惯例,对于中国派出由宋涛领衔的高规格代表团,朝中社评价称“在金正恩领导人任内首次历史性访华后,中方高规格艺术团来朝有望巩固朝中文化交流基石,推进朝中传统友谊迈上新台阶。”

艺术的弦外之音

朝鲜“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是为纪念朝鲜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诞辰而举办的艺术节,具有特殊的政治含义,自1983年起每年4月15日金日成生日前后在平壤举行,25届以前为每年一次,从2007年起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艺术节,朝鲜都会倡导在自主、和平、亲善理念下,邀请包括美日中俄等数十国的100余个艺术团、数千艺术家进行大规模表演。但作为朝鲜官方主导的行为,每次“四月之春”总是能凸显朝鲜与他国特定的政治关系。

2007年第25届 “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中方派出了由河北歌舞剧院和山东杂技团组成的中国艺术团一行82人,总人数居所有参加国第二位,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晓明作为唯一在开幕式上致辞的外国使节,发表了讲话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对此次艺术节进行了将近2,000字的深入报道,以随笔的形式刊发在使馆网站“两江记-使馆刊物”中,文章以“平壤的春天是花的海洋”开篇,文中 “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生气勃勃”等描述仿佛映射着暖意融融的中朝关系。

2009年第26届“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中国文化部派出了由中国艺术团120人及吉林京剧院34人组成的强大艺术团,中国文联代表团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白淑湘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驻朝鲜使馆将报道以文化交流的形式刊发在网站“中朝友好年”专栏中,长篇幅报道再一次以“4月是平壤最美丽的季节”切入正文。

就在2009年四月之春举行之后的一个月,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此后的一系列核试验及导弹试射,以及中方对朝的经济制裁使得双边关系一落千丈。

于是2011年的第27届“四月之春”则画风突变,以往洋洋洒洒的报道篇幅严重缩水,拟声词、比喻、排比等修辞通通消失,仅剩下严谨的平铺直叙,报道仅以“2011年大使活动”的形式刊登在中国驻朝鲜使馆网站上。而第29及第30两届“四月之春”的消息则并未出现在使馆网站上,仅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及中国官媒新华网对此稍有着墨。

独特的“艺术团外交”

中国现代领袖曾有一句名言——“文艺是为政治服务的”,但很少有国家将其提升到外交高度,而朝鲜就是特例,时至今日艺术团访问似乎依然是朝鲜对外展示国与国之间“特殊”、“亲密”关系的外交手段。

在朝鲜,便有专门有为此而存在的艺术团——三池渊管弦乐团及名气更大一些的牡丹峰乐团。三池渊乐团相传成立于2009年1月,前身为万寿台艺术团功勋女器乐重奏组,而三池渊管弦乐团团长玄松月此前更是作为朝方访韩的代表团成员之一,也是朝韩双方参与会谈8人中的唯一一位女性。牡丹峰乐团是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亲自倡议下,于2012年创建,牡丹峰乐团成员大多毕业于平壤金元均音乐大学。这所大学在朝鲜闻名遐迩,被誉为朝鲜艺术家的摇篮。

在平昌冬奥会期间,三池渊管弦乐团组成的朝鲜艺术团便在韩国江原道江陵艺术中心及首尔分别进行了表演。韩国艺术团也在朝鲜首都平壤举行了首次演出,从而为即将举行的朝韩高层峰会营造更加和谐浓厚的气氛。而在中国,高层也常常以军方各种演艺团体为主体,为到访的朝鲜等国家领导人举行特定的文艺演出。

    因地制宜的外交模式

    中国最广为人知的外交模式便是“熊猫外交”,此种模式由来已久,最早要追溯到唐朝武则天赠给日本天武天皇2只“白熊”,而据不完全统计,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中国赠送给9个国家共计23只大熊猫,国宝熊猫也因此被封为中国最萌亲善大使。但1982年后,鉴于大熊猫数量锐减,中国随即停止向外输送大熊猫的做法。

    而在朝鲜半岛,韩国一贯主张以文化外交为主要特色,“韩流文化”近年来风靡亚洲,艺术外交是其长处,韩国自会大力奉行;朝鲜歌舞文化本身便极具民族特色,以往朝鲜对绝大多数西方音乐基本持抵制态度,但金正恩上台后组建了与西方古典及流行音乐接轨的乐团,使其外交王牌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