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由于北京近年将绝大部分心力投注于台湾、人权等议题,不关心国际事务,导致无法在世界舞台上采取果断行动。图为2月初习近平与普京会面。(图/新华社)
美国智库专家指出,由于北京政府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以来,将绝大部分心力投注于台湾、人权等“国内”议题上,不关心国际事务,导致其无法在世界舞台上采取果断行动,恐被“好友”俄罗斯拖累。
美国智库“外交关係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资深研究员张彦(Ian
Johnson)投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在西方大规模制裁下,中国成为俄罗斯的最后主要市场,让北京政府对莫斯科的影响力大增,理论上最有能力迅速将俄乌战争导向终结,并藉此赢得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但中国却在坚称保持中立的同时,采取偏袒俄罗斯的态度,即使在俄军战况意外陷入泥沼、欧美一致力挺乌克兰之下,也未采取果断行动,防止自己遭俄罗斯拖累。
张彦表示,这是因为北京政府自习近平上台以来,对国际事务愈来愈不关心,聚焦于内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防止外国对台湾、人权等议题“干涉内政”上,导致其长期未在国际议题发挥领导能力;而俄乌战争调停牵扯众多国家与议题,让中国无法在此类世界舞台采取果断行动。
张彦认为,中国可能继续维持目前的“中立”态度,尽量在西方与俄罗斯的争执中置身事外,并希望依靠本土创新击败自由市场的民主世界。但他也指出,要与佔据领先地位的西方世界竞争,就需要真正加入现有开放世界体系,继续采取偏袒俄罗斯的态度,只会与其一同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