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揭晓,西南财大登上热搜。
故事有点狗血,三位获奖者之一的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教授菲利普·迪布维洛,曾受聘担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10年之久,直到一年前卸任——正好错过了诺奖。
网络传言,这位诺奖得主是因为没能通过西南财大的绩效考核,从而被解聘。很快,针对西南财大的嘲讽,在网络上迅速蔓延。
特别是,这位诺奖得主,长得真的挺像美猴王……
然而,真相却并非如此,这不仅是一场误会,背后的故事还有点玄乎,甚至有点“危险”。
首先,我们来聊聊这次三位经济学家获奖的原因。
一 应对全球经济“大问题”
在新闻发布会上,诺奖委员会主席托雷·埃林森一语道破了今年诺奖的主题:“15年前,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场毁灭性的边缘。我们大多数人对此毫无准备。然而,少数学术界的经济学家既担心又有所准备。他们研究过银行挤兑的理论。”
15年前,正是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前一年,在全世界的麻痹大意中,次贷危机开始爆发,随着一帮“聪明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银行被挖出了天文数字般的窟窿,美国经济陷入危机,随后,危机蔓延至全球。
大名鼎鼎的本·伯南克当时正是美联储主席,他启动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美金从印钞机中如同洪水般的倒出来,总算填上了这个窟窿。
今年,他拿到了诺贝尔奖。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获奖者
而我们的故事主角,“美猴王”菲利普·迪布维洛,也与同为耶鲁校友,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道格拉斯·戴蒙德教授,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们是金融理论中“Diamond-Dybvig模型”的提出者,用颁奖词的说法是,二人详细论述了银行如何通过创造流动性为经济服务,以及如果没有任何存款保险或其他保护措施,这种流动性创造如何使银行陷入困境。他们分别通过自己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充分证明了银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职能将储户短期存款转化为企业的长期贷款(投资),因此“避免银行倒闭至关重要”。
翻译成老百姓关心的人话就是,人们存进银行的钱,都会变成企业的贷款,经济危机来了,企业大面积倒闭了,还不起贷款,银行也要倒闭,存款也就取不出来了。所以,银行不能倒。
而这次诺奖颁给了三位专门研究“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本身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一直到今天,全球经济还未能走出15年前的那场经济危机。
疫情后,美联储效法伯克南故智,开展超级量化宽松持续两年,带来全球创纪录的大通胀,随着今年转入加息周期,泡沫开始刺破,美元回流美国本土,全球汇率暴跌。
欧洲老牌投行瑞士信贷也深陷破产传闻,ABCNews记者的消息在财经界疯传。
当前往西天拜佛取经,却遇到“九九八十一难”时,人们也就分外的期待那位大师兄,能脚踏七色云彩来救人。
比如被戏称为“美猴王”的迪布维洛教授,就被西方世界寄予厚望。
二 “美猴王”迪布维洛的学霸经历
说起迪布维洛教授,最让人过目不忘的肯定是他这幅“美猴王”尊荣。
据说,他早年来中国时,还是挺眉清目秀的。可惜照片很难找到,但是参考他读大学时,美国社会的年轻人形象,猜测大致模样也差不多。
受那时嬉皮士风潮影响,大学时代的迪布维洛也是个长发飘逸的文艺青年
这位诺奖得主,大学时代的梦想却是搞音乐。
很正常,迪布维洛出生于1955年,年轻时代正赶上美国的嬉皮士运动,摇滚乐手才是年轻人心目中最酷的职业。
1973年,迪布维洛进入印第安纳大学。
美国大学通常不会一开始就确定专业,迪布维洛因此最初的选择是学习音乐专业,业余时间还与朋友组了支摇滚乐队。
乐队中有朋友是音乐专业毕业,可找工作时处处碰壁。
迪布维洛意识到音乐或许是不错的爱好,但未必能找个好工作。
在梦想和现实间犹豫了很久后,他选读了自己一直擅长的数学专业。
70年代的美国,正是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
随着航天科技的带动,物理学成为热门专业。成为一名工程师,不仅生活体面,薪水也高。
自然,学历和待遇成正比。
迪布维洛因此希望,大学毕业后继续进修物理学硕士专业,他跑去问物理系的教授,如果自己本科修读数学,未来能否报考物理学硕士?
物理系教授哈哈大笑,然后一脸嫌弃:你还差得远,需要补很多课。
迪布维洛不甘心,又跑去问经济学教授。不料对方大喜,眼巴巴的表示,太棒了,我们经济学就需要你这样的理科男来拯救。
于是,迪布维洛心满意足,埋头学习数学专业。
1978年,大学毕业后的迪布维洛如愿以偿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经济学硕士,师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斯。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斯
斯蒂芬·罗斯是经济学中套利定价理论的奠基人,关于风险和套利的思想被很多投资公司奉为“金玉良言”——包括后来很多在金融危机中挖坑的“聪明人”
因为在金融理论方面的成就,斯蒂芬·罗斯被耶鲁大学聘请为教授,作为爱徒的迪布维洛也跟着他来到耶鲁,继续攻读金融学博士。
1979年,在这位套利大师的带领下,迪布维洛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迪布维洛确实是“学霸”,他仅仅花了6年时间,完成了本硕博三级跳。
那年,他才24岁。
仅仅两年后,迪布维洛再次出手,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算是彻底将金融和经济学整明白了。
毕业后,迪布维洛投身学术界搞研究,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工作,曾任美国西部金融学会《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杂志编辑。
也许是迪布维洛家族毛发生长旺盛,他又经常沉浸在研究中,几天不打理,就会长出茂密的络腮胡子,终于修炼成了“美猴王”形象。
迪布维洛与六小龄童
后来头发长了,迪布维洛也懒得去剪,直接编了个麻花辫,有些“阿凡达”的感觉。
到了耶鲁大学后,迪布维洛与戴蒙德同为经济学方面的博士生,成为了好友,常在一起叫美式中餐“熊猫外卖”。
1983年,俩人共同提出了“Diamond-Dybvig模型”,以此解释银行存在的原因,分析银行挤兑行为。
迪布维洛与戴蒙德是耶鲁大学的校友
20年后,这两位山寨版中华美食文化的爱好者,一起获得诺贝尔奖。
而迪布维洛与正式中国结缘,始于2006年一次会议。
三 喜爱中国文化的“大顽童”
2006年7月,中国在西安举办第四届国际金融年会(CICF)。
受到当时清华大学与中欧商学院的邀请,迪布维洛第一次来到中国。
迪布维洛非常开心,他先是在北京呆了一周,吃到了美味的北京烤鸭,游览了故宫,还在地坛公园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气功。
西安会议结束后,迪布维洛又品尝到了羊肉泡馍,然后在兵马俑博物馆被震撼到目瞪口呆。
刚来中国时候的迪布维洛还是认真打理过仪表的
随后数年,迪布维洛受到北大等高校邀请,经常来中国访问。
也是在访问期间,迪布维洛结识了自己的中国妻子,并在她的影响下逐渐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曾在采访中自述喜欢吃火锅、夫妻肺片和北京烤鸭,会打太极拳和推手,甚至二胡和葫芦丝也能即兴来上一段。
他会用北京话招呼中国人,一句“吃了么,您?”,别提多地道了。
在北京居住时,他最喜欢到附近的地坛公园转悠,并和那里打太极拳的老人混熟。
每次告别时,他总依依不舍用北京话问“您明儿还来么?”
其实,模样看似吓人的迪布维洛并非不拘小节的人。
正因酷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仪式感的迪布维洛喜欢穿着唐装练推手,拉二胡。
用他的话来说,穿着西服去体验中华文化,“味不对”。
美国时,迪布维洛的装扮是这样的
在此期间,迪布维洛受时任西南财大金融学院院长刘俊教授邀请,前往西南财大参观访问。
2009年,迪布维洛受聘成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并在一年后加盟西南财大金融研究院,受聘成为院长,每年会有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呆在中国。
他自己的英文简介里,关于西南财大,还特意用中文做了专门的标注。
在他展示的很多照片和视频中,络腮胡子,扎着麻花小辫的他身穿唐装身处一群中国同事中间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场面令人忍俊不禁。
与那些只是来中国淘金的挂名外国教授不同,迪布维洛是真正融入到了中国生活中,还为此注册了一个昵称为“大顽童”的微信号。
迪布维洛微信玩得很溜,说微信是最快能联系到他的方式,而且来者不拒。
作者曾试着添加迪布维洛教授的微信,不过,总显示“稍后再试”。
估计这位“大顽童”获奖后,微信已经被人添爆了。
西南财大位于四川成都,中国休闲之都,迪布维洛的生活更加如鱼得水。
来成都少不了吃川菜,虽然每次都辣到说不出来话,但他还是对火锅、夫妻肺片以及麻婆豆腐情有独钟。
每次,吃到令他食欲大开的美食,他总会兴奋地蹦出一句“要得!要得!”
业余时间,他会与朋友来到成都天桥边,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喝到兴起,他还会捧起吉他自弹自唱。
夏夜,成都九眼桥的小酒馆内,高朋满座。
一位身穿对襟唐装,满脸大胡子的老外拨弄琴弦,浅唱低吟,身边是叫好的观众,成为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当然,迪布维洛在西南财大的本职工作是教学和研究。
在西南财大就职时的迪布维洛,形象上已经彻底放飞自我
除了积极给学生开办各类经济学讲座,他与西南财大很多教师联合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指导他们如何参与国际性学术论文投稿项目。
其中一篇关于大学捐赠基金管理的论文,受到业内高度关注,不仅成为西南财大的重要课题,还在国际金融年会(CICF)以及美国金融学会上进行宣读,同时获得美国慈善资产投资管理机构共同基金的奖项。
迪布韦克最开始并不知晓自己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朋友告知他的。他还不相信,特意打电话去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询问。
这位钟爱中国文化又接地气的教授,获奖时却离开中国大学里的职务,这或许是无数网友替西南财大感到惋惜的原因。
四 坊间的焦虑
其实,网上对于西南财大这次“错失”诺奖得主迪布维洛纯属误解。
迪布维洛并非因为什么考核被解聘,这只是个“美丽的误会”,来自很多人对高校管理制度的不了解。
迪布维洛所在的金融研究院其实是西南财大一所智库机构,并非教学性质的学院。
从高校智库管理上来说,需要广罗各类专家,对他们并没有什么科研考核,也没啥硬性的论文指标。
一句话,合则来,不合则去。
只是近年来高校传出的“非升即走”,以及让大多数教师苦不堪言的核心论文考核,无形中被人移植到迪布维洛离职事件中。
位于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是国家985和211重点大学
再简单点说,如果真是什么“科研考核不合格”,那迪布维洛也不会在西南财大工作十多年。
今年诺贝尔奖公布后,国内很多高校选择“碰瓷”式自我祝贺,更有资格的西南财大却并未跟风炒作。
沉默也是对的,迪布维洛获奖的理论是进入西南财大前发表的,与西南财大确实没啥关系。
不过,西南财大能慧眼识人,提前十年就聘请到诺贝尔经济学奖潜在获得者做院长,眼光也算不错。
对于网络发酵的“辞退事件”,西南财大以及迪布维洛本人并未正式对外公布未续聘的原因,但是其中的原因,西南财大的老师和学子们,已在网络上多次辟谣。
2021年,迪布维洛正式卸任西南财大所聘职务。
这时正值疫情时期,中美两国航班时断时续,往返时,还因疫情需要长期隔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毕竟,在这些年里,迪布维洛每年只在西南财大待两个月,其他时间,他会回到自己真正“娘家”——华盛顿圣路易斯的奥林商学院。
迪布维洛真正身份是华盛顿圣路易斯的奥林商学院的教授
而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中美之间的交流环境的整体恶化。
2020年5月,美国《经济学家》封面粗黑标题写着“再见全球化”,配图是螺旋状裂开的地球。
2020年5月,美国《经济学家》封面
从川普时代开始,美国政府一直在严厉审查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互访和兼职,一些华裔学者因此被捕,很多美国教授来华望而却步。
对于迪布维洛来说,作为一个美国教授担任中国大学的院长,恐怕压力会更大。
实际上,国内高校这些年与很多海外教授解约,其中不乏专业领域的学术大牛。只是人家没拿诺贝尔奖,因此才没闹到像迪布维洛与西南财大解聘一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
整体上,迪布维洛和西南财大是友好分手,他在公开场合总是称赞西南财大,表示自己在中国生活很愉快,也很愿意接受和宣传中华文化。
就任西南财大期间,迪布维洛还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
身穿蓝色唐装的他在一堆西装革履发外国专家中,格外惹人瞩目
然而,关于迪布维洛的解聘,我们在看到西南财大一些师生的辟谣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零星的抱怨:
迪布维洛来校工作多年,并未取得学校想要看到的结果。
国内大学聘请学术大牛加盟,肯定是希望能他为本校添加影响力,更指望名师带队,帮助本校师生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多发几篇文章,或者最起码在自己论文上也能署上合作高校的名字。
这样面子才过得去,钱也算没白花。
经济学不比其他学科,普通师生几乎难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更希望有大佬帮忙提携,登堂入室。
可迪布维洛除了之前提到的与西南财大合作的大学捐赠基金管理的论文,真正与学校师生合作发表的文章少之又少。
他在加入西南财大后,陆续有文章发表,可在与中国作者合作的文章通讯地址中,几乎都是美国的,看不到一位来自西南财大的……
迪布维洛到哪都身穿唐装,但对西南财大在学术期刊发表上并未提供太大帮助
甚至,就连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迪布维洛推荐哪个西南财大的学生去美国名校读博。这与那些好歹每年能推荐1-2个博士候选人的其他外国教授相比,未免有些寒酸。
迪布维洛对此倒是有一番解释,他觉得中国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好,也很聪明,但是对于经济学的理解还很欠缺,就连相关论文的介绍说明和答辩都很糟糕。
然而,考虑到迪布维洛的专业特长——分析银行挤兑,也就是经济危机,他没能给中国大学带来太大帮助,也难言是祸是福。
我们衷心祝愿,在日趋动荡的全球经济环境中,迪布维洛教授能够发挥才能,安定局势,大有作为,但我们不希望看到教授在中国也找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无论他对中国文化有多么喜爱。
五 不要迷信诺贝尔奖
其实,这些想法,更多的是杞人忧天。
美猴王可以一次次拯救西天取经的团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却很难做到。
我们不能神话诺贝尔奖,在承认其科技领域贡献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个奖项的种种问题。
比如争议性的三大非科技奖项:和平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
1939年,瑞典国会向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提名一位和平奖的候选人,他叫阿道夫·希特勒。
虽然这个提名很快被取消,却一直被人所耻笑。
1964年,法国哲学家萨特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他解释了自己的理由:当时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给予西方作家和东方叛逆者的一种荣誉。
甚至连今年的科技奖项,也充满了争议。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研究古人类的学者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关于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贡献。
虽然并不否认获奖者在人类学研究领域的贡献,可还是有不少西方学者质疑他的研究内容是否可以纳入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觉得古人类学无论如何也无法和生理学或医学扯上关系。
同时,还有更多同行质疑他的古人类基因信息比对方法有问题,结论过于牵强。
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更是争议重重。
比如,投资大师罗杰斯就认为,这只是发给一个小圈子的奖项,是欧美名校出身的人之间互相推荐、互相选拔的社交和事业场所。 因此,谈不上公平、公正,也没有资格为了促进“全世界、全人类”的福利而谈诺奖。
罗杰斯看来,由于诺奖经常颁发给一些荒唐的人,比如奥巴马获得和平奖,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得越来越多,人们也不会关注和在乎是谁拿到了这个奖项了。
尔迪布维洛获奖后,被问到如何看待现在的世界经济时,他脱口而出:我很担心(美国)现在的高通胀和政府债务……
多年以来,中国人有浓厚的诺贝尔奖情节。
不可否认,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有不少东方人。但诺贝尔奖从设立到评选,都是西方人主导,也必然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西方的学者更占优势。
即使不讨论争议性的三大奖,仅考虑被普遍认可的科技奖项,也要看到,诺奖更多的颁发给二三十年前的学术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种下的种子,三十年后才能看到成果。
作为中国人,我们看到差距的同时,更要清醒和自信。
阴云密布的环境下,世界颠簸不定,唯有科学揭示着未来。但科研是个苦活,也是个长期性工作,唯有踏踏实实,摒弃浮躁的心态,抛掉追名逐利的想法,才最终“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无论诺奖是否有意义,对基础科学与人才的培育,都永远不能减速,这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强劲发动机。
未来藏在信仰中,光亮永远守在隧道远方,这是历史规律,也是我们深信的力量。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
2 | 中南海怂了 赶在年底突然宣布… |
3 | 马斯克重大信号突袭 |
4 | 中国曝光全球首架六代战机 马斯克这样评论 |
5 | 异常高调 胡春华或将接任这个要职 |
6 | 温家宝亲笔信释放敏感政治信号 |
7 | 公务员大幅降薪 “铁饭碗”难保 |
8 | 当下中国气氛何等肃杀!网传温家宝回信 |
9 | 武汉房价跌的离谱 |
10 | 韩国空难很可能指向一个可怕的结论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孤勇者!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 | Winston Sm |
2 | 中国有私有产权吗? | 施化 |
3 | 每当看到这种场面,就觉得出国 | 旅泉 |
4 | 陈辉上将不可能是胡锦涛人马 | 胡亥 |
5 | 一地鸡毛/中央最新决定/你知道 | 体育老师 |
6 | 人不可貌相 | 云儿云儿 |
7 | 全聚德烤鸭倒闭了,全国高校思 | 体育老师 |
8 | 一条阴险恶毒的栽赃排华谣言 | 溪边树下 |
9 | 短诗三首 | 北极雪橇 |
10 | 苏联解体33周年:厘清一些中国 | 革命军中马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有私有产权吗? | 施化 |
2 | 川普MAGA目标宏远脚踏实地.若 | 木秀于林 |
3 | 台奸是否已经泛滥 | 右撇子 |
4 | 台湾最佳防御 - 非军事化 | 山货郎 |
5 | 吉米卡特盖棺论定 | 施化 |
6 | 中国人群体性的十个恶习 | 汪翔 |
7 | 天之大棋 | 特有理 |
8 | 从“六福客栈”谈还原历史真相 | 老贫农 |
9 | 解禁"抖音",将成为 | must |
10 | 每当看到这种场面,就觉得出国 | 旅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