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香港泛民主派拿下区议会绝大多数席次之后,美国总统川普又签署两项涉港法案,北京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中共多部门连续发文痛批华府,但真正关键是,相关法案会如何冲击中美关系与贸易谈判?以及美国政府未来如运用新权力,对香港的实际影响为何?
美国这次打的"香港牌",不能算在川普头上,相关法案在美国参众两院获得多数通过,川普别无选择,只能签署,因为依据美国法律,就算川普不签,法案在十二月三日仍自动生效;而就算川普否决,国会仍可推翻他的否决。
也就是说,为了尽早与北京达成贸易协定,从川普早前的表态已能看出,他很谨慎处理香港议题,但终究挡不住法案的通过,在不得不然的情况下,他也只能签署。川普给北京传递的讯号是,他明白香港议题的敏感性,但国会的压力让他必须签署,没有说不的空间,显示他也是被动的,以此缓解北京可能的反制,以及相关法案对中美关系的冲击。
其次,川普签署涉港法案,虽影响了短期的中美关系和贸易谈判,但基于中美双方都有达成贸易协定的强烈需求和意愿,已临近收尾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应不至于因此破局,毕竟贸易战继续打下去,川普可能丢了面子,北京则要面临赔上里子的重大风险。
北京虽疾言厉色地抗议美国干涉香港事务,中共外交部还召见美国驻北京大使,并扬言要采取反制行动,但对中共而言,若放任贸易战继续延烧,逼使美国祭出更高关税或其他禁令措施,对已出现趋于疲弱的大陆经济情势,恐是无法承受之重。
北京对平息贸易纷争的急迫性,不会低于华府。因此可判断,中美贸谈还会继续推进,最后拿出一个双方不能说满意但都愿意接受的阶段性成果,暂时满足川普和北京的内部需求,缓和外部压力。
第三,尽管川普签署的两项涉港法案赋予美国行政部门极大权力,但正如川普所言,法案部分条文"与总统依宪行使美国外交政策的权力牴触",这说明未来他会更谨慎行使运用相关权力,甚至不见得会采实际行动,端视中美关系的发展互动。
类似情况令人想到美国通过的台湾旅行法和国防授权法等相关涉台法案,也是赋予美国行政部门相当大的权限,例如依照台旅法,台美各层级官员皆能互访,但美国在实际操作上仍颇有节制,不可能完全不顾及北京的反弹。未来的涉港法案会执行到什么程度,川普握有相当的主导权,这才是北京真正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