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嫦娥一号”前日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的探月工程进入新阶段,举世瞩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昨天在香港表示,身为中国人,对“嫦娥奔月”感到自豪。他又认为,这是中国“不可思议的成就”,期望在未来20、30年内,中国将有更多的科研成果;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有望再夺得诺贝尔科学奖项。
30年追上欧洲400年成就
杨振宁形容“嫦娥奔月”成功,是“不可思议的成就”,因为中国在短短的30年内,就追上了欧洲 400年积累下来的科学成就,成就骄人。他说:“我相信在未来的20、30年内,中国能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而在昨日的分享会上,出席的学生都对中国的科研成就显得十分关注。有学生问及对近年中国再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感受,杨振宁回应时再次强调,深信30年内中国会取得更多科研成就,华人再获诺贝尔科 学奖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会上,杨振宁除分享其求学历程外,亦谈及他获得科研灵感的秘密,就是在“早上刷牙时思考”。
而一同出席分享会的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丁.佩尔则以自己经历鼓励年轻人投入科研。马丁指出,其父是商人,他自己也认为律师、医生等是比科研更为赚钱的行业,但他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使他最终没有“子承父业”,最后还是决定按喜好从事研究工作。
翁帆会场默默支持丈夫
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今年正好是50周年纪念,中大除举办上述的学生分享会外,更特别在昨日将杨振宁捐出的当年的诺贝尔奖章,连同其获奖事迹及相关资料公开展出,吸引不少的人士前往一睹诺贝尔奖章的真貌。
另外,中大昨日也安排杨振宁及马丁主讲两场分别题为“宇称不守恒:1957年的震撼”及“如何培养科技创意”的讲座,吸引了500名学者、政商界人士及学生出席。杨振宁太太翁帆亦在讲座低调露面,静静地坐在一旁支持丈夫。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2 | 惨被拒绝,川普现已骑虎难下 |
3 | 一尊这次彻底栽了 |
4 | 意外逆转!习访东南亚,收到坏消息 |
5 | 中美突传重磅!紧张局势加剧 北京对川普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