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BBC: “六四”事件是中国史上无法回避的一幕

www.creaders.net | 2008-06-04 15:23:05  BBC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BBC记者乐安报道:十九年后的今天,"六四"确实已经被很多中国人有意无意地遗忘了。如果不是因为学校门口多了警卫,对出入人员加强了登记管理,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又是一个"六四"来临。

而对事件当事人来说,八九民主运动被镇压的结果不仅是他们个人心头痛苦的记忆,也是中国当代史上黑暗的一页。

当时天安门"绝食四君子"之一的刘晓波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六四'毕竟死了那么多人,而这些人并不是死于天灾,而是死于中共的枪、刺刀和坦克"。

刘晓波说,这个性质是"尤其恶劣的",但"六四"的亡灵并没有得到安慰,"六四"问题的历史还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

奥运年

使中国当局面对今年的"六四"纪念日感到尤为尴尬的是,奥运在即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当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秘书的鲍彤事后和他的上司一起受到整肃,他对路透社谈到奥运年时说,真不知道面对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以及他们身后那些没有亲自来中国的朋友们时,中国当局会如何讲述天安门广场的历史。

不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倒是在例行记者会上找到了回答的办法。

这位发言人一方面以惯用的套话称对那场"政治风波"已经早有了"明确的结论",另一方面又说,有关"六四"的问题是中国内政,他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不予回答"。 十九年来中国当局对"六四"事件的回避、对有关信息的控制,已经仿佛从中国历史上抹去了这一页。

"就这样吧"

一些人过中年的北京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当时的反腐败要求还是合理的,政府不应以强硬手段镇压。

而更多享受着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新兴中产阶级以及年轻一代则非但没有像人们原来预期的那样在物质丰富后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而是选择了淡忘。

一位21岁的北京在校女大学生对路透社说,当时政府的做法可能是有原因的,"事情过去就过去吧,现在不是已经也好了嘛,就这样吧"。

然而,儿子当年被打死在北京木樨地的"天安门母亲"丁子霖指出,对"六四"的公正评价是中国走向未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件事。

她说,她们的组织"支持和敦促中国政府公正、和平地解决'六四'问题,这将关系着中国的民主进程,也关系着中国的未来"。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2025,网曝荣氏家族全家移民加拿大
2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被送精神病院
3 风向变了?山东率先宣布
4 震撼,习近平昨天终于认账了
5 要变天!张又侠已掌控了警卫局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