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黑白集文章说,十一年前,台湾高铁公司以“政府零出资”的梦幻承诺得标,很多人即觉得这个承诺美好得不像真的。如今,梦碎的时刻来临,政府现在被迫接手负债四千多亿的高铁,也吞下“史上最大BOT案”牛皮吹破的难堪。
文章说,比起干脆让高铁倒掉,或者逼迫银行继续填那个无底洞,由政府接手虽非上策,至少可以减轻“国家”、社会各方的损伤。然而,被拔掉高铁董事长职位的殷琪,竟还觉得“被政府骗了”。这场噩梦,到底谁骗了谁?搞出这个偌大窟窿的企业家们,难道不觉得自己有责任要负?
表面上看,高铁的光鲜快速,是台湾交通史上的一大跃进;但实质上,资金的严重短缺,站点规划的失当,若干股东因志趣转变而裹足不前,都是整个社会长年挥之不去的阴影。十一年来,高铁债务越滚越大,扁政府任内甚至不顾争议,几度授意政府基金和公营事业投入巨资挹注,不仅破坏BOT精神,也埋下政府泥足深陷的祸因。
此外,高铁三度展延通车时程,依约应于二00三年中通车的高铁,迟至二00七年春才通车。其间,政府短收的回馈金估计达百亿元,却因当初签约时未能预估这项变数,只能白白损失。“交通部”今年初因此遭到“监察院”纠正,但几番人事更迭,这又能给当年的始作俑者什么警惕?
高铁固大大缩短了台湾南来北往的时间,但它竟连自身的生存都难以维持,更连带使整个西部的航空及铁公路客运都陷入亏损。孰令致之?“零出资”的美梦轰然崩毁,这一天是来早了,还是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