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魔化脸谱渐褪
中国大陆最早出版的蒋介石传记是中共「笔杆子」陈伯达所著的《人民公敌蒋介石》,「这是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全面否定了蒋介石。」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杨树标1989年出版的《蒋介石传》,对蒋介石做了部分肯定。」杨树标指出:「我们不能一味贬低蒋介石。」
据报导,豆瓣网上搜索「蒋介石」相关书籍有245本。杨天石2006、2007两年间,四度赴美国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览新开放的蒋介石日记手稿本后于2008年出版的《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杨天石指出这股出版热的动机:「蒋介石的时代离我们很近,他曾经集中国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在近现代中国有特殊的地位,人们想了解历史的真相,想了解蒋介石的真实面貌。」
杨天石表示,在蒋介石日记公开之前,关于他的传记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历史真相。连出版《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的黄仁宇,也没有真正看过蒋介石日记,他并且依据二手资料,有改动地引用了蒋介石的部分日记。
传记「有血有肉」
在西方,毛泽东研究早已成为显学,其传记多如过江之鲫。与之相比,西方有关蒋介石的著作,可谓寥若晨星。《亚洲周刊》知名评论员陈之岳认为,在1949年内战失败以后,蒋介石便被国际舆论讥为「政治难民」,角色尴尬,逐渐沦为一个被遗忘的老人。
报导表示,于今年4月21日出版的、美国哈佛大学学者陶涵所著《委员长:蒋介石和近代中国的奋斗》,被认为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蒋介石英文传记,书中有400多处引用了新近公开的蒋氏日记。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书评指出,长期以来蒋介石在美国被描绘成象是用硬纸板制成的滑稽形象,是残忍、腐败和无能的军阀,但新传记把他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之人」。
报导称,传记出版热潮中还原蒋介石真实形象的辐射波也渐渐地蔓延到影视剧。
还原历史真面目
1989年的《开国大典》与紧随其后推出的《大决战》系列不仅将电影推上艺术高峰,也对蒋介石形象的处理做出突破,没有简单地脸谱化贬斥,而是将其反历史潮流的失败原因从艺术角度进行阐释。正在热映的《建国大业》成为最受瞩目的庆典献礼影片。其中饰演蒋介石的演员张国立说,自己要竭力塑造出一个「落寞英雄」蒋介石。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3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4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5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6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7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8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9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10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