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报道,西班牙《国家报》1月3日刊发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题为《携手互利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文章。以下为全文:
在浓厚的新年气氛中,我即将率中国代表团开始欧洲之旅。此行把西班牙作为访欧的首站,不仅是因为对这个古老而又现代、遥远而又亲近的国家心怀向往,而且还希望借此机会向西班牙人民传递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增进同西班牙真诚合作的良好愿望。
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经济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对外开放持续扩大,贸易总额全球第二,吸收外资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投资名列世界第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均收入增长了8倍,2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形成,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
中国人民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鼓舞,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国情,中国所取得的任何发展成果被13亿人口一除,就会成为较小的数字。目前,中国仍有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100位左右。尽管一些沿海城市呈现出兴旺发达的繁荣景象,但在一些中西部地区,有些群众还喝不上洁净水,住着茅草屋,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仍相当落后,约有1.5亿人生活在每人每天一美元的贫困线以下。今天的中国,先进与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错,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挑战和风险。
回顾中国30多年来的发展,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也要敞开大门、兼容并蓄,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汲取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成果。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最近,中国制定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这个蓝图,既明确了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又表明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共同分享机遇的愿望。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加紧密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首先,中国将长期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转入城市。这个趋势还将持续很多年,会带动庞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第二,中国正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制造业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继续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是我们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中国大力倡导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低碳技术、可持续发展,这些肇始于发达国家的理念和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企业和居民所接受,并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实现蓝图,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形成有利于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中国的大门始终向世界敞开,中国的发展将给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洲国家和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合作机遇。
中国与西班牙虽然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相距遥远,但人缘相亲、经济互补,两国的友好交流有着久远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建交以来,中西关系经受了历史风雨的考验,日益深入人心,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西班牙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在信息、旅游、金融、可再生能源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有许多经验做法值得中国发展所借鉴。同时,中国人口多、市场大,也将给西班牙带来巨大商机。展望未来,中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合作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更大的拓展。用13亿人口做除法固然令人不大满意,但用13亿人口做乘法,却是激动人心的。如果13亿中国人每人消费一瓶橄榄油、品尝几杯葡萄酒,可能西班牙一年的产量还不够。每年哪怕只有百分之几的中国人到西班牙旅游,西班牙的酒店也会天天爆满。对西班牙运输、电信、银行和保险业来讲,中国人将会是他们未来的最大客户之一。中国支持西班牙采取的一系列经济金融调整措施,并坚信西班牙能够实现经济的全面复苏。中方愿意与西方一起探讨各种积极有效的合作方式。中国是欧洲金融市场和西班牙金融市场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我们对西班牙金融市场抱有信心,我们已经购买了西班牙国债,今后将继续购买。
中国与西班牙一直都是好朋友好伙伴。去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西班牙国家馆是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吸引了700多万参观者,其中大部分是中国老百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渴望认识和了解西班牙。我们也希望,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有更多的西班牙人将友好的目光投向中国,与中国交往,携手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