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李克强致命弱点曝露:权威不足,不懂经济?

www.creaders.net | 2013-01-15 08:16:57  明镜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被低估的李克强“作风低调但重视民生”,是《亚洲週刊》对中国下任总理的评价。该刊长篇报导介绍说,李克强过去在辽宁省委书记任内,就曾表示“执政重点,从民生入手”。他花了两年时间,解决了辽宁省长期存在的棚户问题和就业问题。他在辽宁进行的“五点一线”工程,被视为“大刀阔斧改造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壮举。他甩掉河南的贫穷帽子,使河南经济总量跃升为中西部地区首位。他实际解决问题,没有提出过一句带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口号。

  执政重点,从民生入手。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这么说。那是2007年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辽宁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开口讲话,记者相机快门唰唰声四处响起,闪光灯高频闪烁。人大会议开幕首日,近百家中外媒体记者选择到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代表团,原因唯独一个:关注李克强。

  曾经有些舆论认为,李克强执政政绩平淡、权威不足,不懂经济是李克强的一个致命弱点。这多是误解或对他知之不深。在那次辽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李克强讲话25分钟,脱稿引用大量数据。他时而微笑,时而摆手,时而竖起大拇指,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引来传媒相机的唰唰声。

  李克强先讲了辽宁总体经济形势后,便话锋一转,重点谈了民生议题:“从重点民生问题入手,构建和谐辽宁。我们近年工作重点之一放在民生议题上。到2006年底,我们承诺,对零就业家庭不仅是在20天内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并且确保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力争双就业。”两年来,辽宁完成5万平方米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使120万人喜迁新居,令18万户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实现目标。

 

  李克强花了两年时间,解决了辽宁省长期存在的棚户问题和就业问题。渖阳市政府一位官员说:“2004年李克强同志从河南来辽宁主政,上任第12天,在摄氏零下29度的严寒天气下,走进抚顺的莫地沟棚户区实地考察。他有这样的魄力,才解决这个12年都无法解决的难题。”李克强先后去莫地沟六次,不到半年,创造了一个“莫地速度”,即当年拆棚户,当年建楼房,当年进住。棚户区改造按“莫地”速度在全省推行。

  棚户工程改造,是李克强晋身中南海权力核心前,“名留青史”的政绩工程。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始于1995年,国家每年仅拨款3亿元人民币供辽宁改造棚户工程,由于资金奇缺,工程进展缓慢。李克强主政辽宁后,凭着他在中央和各主管部门的广泛人脉,获得开发银行贷款60亿元,中央拨款12亿元,终于解决所需的200亿元工程资金。

  在辽宁人大代表团会议后七天,即3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李克强:在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改善民生》。此前20天,春节前夕,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总理温家宝几天内先后视察辽宁,显得颇不寻常。新华社说,温家宝在北京参加完中央春节团拜会后,便前往“全国最早展开棚改工作”的辽宁省抚顺市。

  五年来他一直主导民生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週刊》还用很长篇幅介绍了李克强主政辽宁和河南时所获得的高度评价,最后又谈到了李克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的表现。该刊写道:

  过去的五年,身为副总理的李克强临危上位,主管宏观经济、住房保障、全民医保、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都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几年来,他不但没有挨骂,反而赢得一些好评。熟悉李克强的人都说,他思维清晰,常常比人“快半拍”,作风严谨周密,处事老练,低调务实,在讲话言谈中很少有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的真实流露。

  十八大闭幕后,香港亲北京媒体《文汇报》用“克己为公,强国爱民”来称贊李克强,特别是“医改惠全民,重拳保食安”方面受到好评。该报称,医疗体制改革是当前最受瞩目的问题之一,自二十一世纪初即开始酝酿,但迟迟未出台。李克强任副总理后,全面接管医改工作,明确医改五大环节。约一年后,这一涉及14亿民众生命健康的庞大改革被强势推出,李克强同时兼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全局领导改革。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不仅被认为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重大体制创新,也被外界认为是李克强先进社会管理理念的体现。目前,中国政府已为近13亿人提供医疗保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各地铺开。当医疗改革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初战告捷时,作为这项改革的领军人,李克强赢得世界同行的真诚敬意。

  李克强对待食安问题则采取“重典治乱,重拳出击”的强势态度。他直接担起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一职,通过监管体系、问责机制等多方面改革,突破当前中国的食安困局。

  在民众关切的保障性住房问题上,李克强更是一抓到底。2010年夏季,他八天内两次谈到加快保障房建设,通过实地调查再到开座谈会,逐渐明晰了施政思路,亦向市场准确传达了坚决稳定楼市的信号。李克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从无到有,新开工总量也向既定目标不断逼近。2012年10月,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22万套,基本建成505万套,已提前达到年度目标。

  《文汇报》还称,“公平、公正、服务”等关键词,一直贯穿在李克强主导的民生工作中。他强调,保障房是解困房,要真正分配给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必须严守公平分配的“生命线”。

  李克强见艾滋患者,听草根组织意见

  坐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对面的李虎,既是一位艾滋病毒携带者,同时也是致力于救助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天津海河之星感染者关爱小组”的负责人。两星期前,正是他首发的一条微博,使一位因医院拒收而被迫篡改病历的艾滋病患者,引起民众关注。

  该事件被媒体披露次日,李克强迅速致电卫生部主要负责人,要求采取切实措施,“既要保障艾滋病患者接受医疗救治的权利,不得歧视,又要保障接触救治艾滋病患者的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11月26日,在李克强主持的一场座谈会上,李虎抢过话筒说:“非常感谢副总理在第一时间能够重视并做出指示。”李克强对此回应:“这是政府应尽的责任。要研究建立一种机制,让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享有平等权利。”

  当天下午,在卫生部3楼一间狭小的会议室内,13位防治艾滋病民间组织负责人及患者,首次有机会与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面对面沟通自己的困难与建议。不同寻常的是,原定16时同在卫生部举行的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参会官员已悉数到位,然而,会议主持人李克强还“深陷”在上一场座谈会中分身无术。一位现场记者由此戏称:“这不是官方会议给草根会议让路嘛!”

  按照原计划,前一场座谈会本该于下午16时结束,事先衹安排了几位代表发言。然而参会的13位民间防艾人士和患者,抢着发言,人人都珍惜这一难得的“说话”的机会。李克强本着“零歧视”原则,一一满足了13位参会者发言的请求,致使本该在下午召开的国务院防艾工作全体会议被迫推迟了1个多小时。

  中新网报导说,在防治艾滋病工作过程中,“重视听取民间社会组织和患者的声音”,是李克强一贯恪守的信条。早在任职河南省委书记期间,他就数次深入病情严重的乡村和患者家中,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他还主动将民间着名防艾人士、退休医生高耀洁请到自己办公室,听取她了解的情况和建议。

  座谈会开始前,大多参会者神情凝重,偶尔会有个别人压低嗓子小声细语几句。但当李克强进入会场走过来与他们微笑交谈时,会场很快就变得轻松起来。在与他们一一握手过程中,李克强说得最多的话是“你的气色不错”、“希望你早愈”。

  坐定后,李克强开门见山便说:“民间组织、‘草根组织’了解艾滋群体最真实的情况和最细微的诉求,在国务院召开防艾工作会议之前听听妳们的意见,会使我们的会议更有针对性。”

  从一开始,他就打破事先安排好的发言顺序,鼓励参会者“自由发言”。接下来的发言简直可用“争抢”来形容。李克强不时插话,提醒发言者“衹讲问题和困难”。而在随后召开的国务院防艾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李克强也曾多次打断部委、地方官员的发言,要求他们“有什么建议,直来直去地说”。

  持续近3个小时的两场会议中,李克强自始至终都是“即席发言”。“或许是他对这项工作太熟悉了!”一位现场参会人员发表感想说。纵观李克强的从政经历,防治与遏制艾滋病扩散,一直是他从地方到中央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座谈会接近尾声时,李克强代表国务院感谢在座的民间防艾组织负责人对防艾工作作出的“不可替代”作用。他鼓励其中的感染者,要用自己的抗艾实践,影响和鼓舞更多的患者。他说,通过你们“展现人性的光辉,体现人道主义”。同时也通过你们的努力,为整个全社会防艾创造经验。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