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央编译局前局长衣俊卿
很难想象,一个翻译机构居然能在中国庞大的党政机构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如今,这一机构的职责已经不仅仅是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还包括将中共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以及领导人的着作,翻译成其他语言进行传播。
在中央编译局成立之前,中共曾另有两个重要的翻译机构: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和中央俄文编译局。
1949年,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之子毛岸青正是在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任俄文翻译,并翻译出版了列宁的《我们拒绝什么遗产》、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等着作。
中央俄文编译局早期则在原南宽街十三号院办公,这个宅邸原本是京剧大师马连良赴港居住前的私人宅邸。据当时的翻译组成员回忆,翻译组在翻译《毛泽东文选》时,由苏联女打字员打字,翻译组做校对、核对工作。
当时,中央俄文编译局承担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将中共中央各部委收到的苏共中央的文件及资料翻译成中文。苏联与中国在当时的紧密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重要性,也奠定了翻译工作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曾评价《反杜林论》的译者吴亮平,其功绩不下于"大禹治水之功"。毛泽东亲自指派吴亮平负责中国共产党的翻译工作。此后,"大禹治水之功"也多次被引用来评价中央编译局的工作。
1953年,毛泽东亲笔批示,由中央俄文编译局和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合并成立中央编译局。成立之初,编译局就将主要力量集中于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和《斯大林全集》。
到目前为止,中央编译局已经把绝大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成中文,并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人的着作和党的重要文献译成多种外文,向国外传播。
中共十八大结束后,中央编译局就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以及中共党章(修正案)的决议,翻译成了英文、法文、德文等七种语言版本。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9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10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