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党媒批温 李克强受权贵阻击经改或夭折

www.creaders.net | 2013-08-14 20:00:11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北京时间8月13日,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文章对前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推出的4万亿刺激经济发展计划作出批评,指当中部分项目“加剧了经济结构的扭曲和产能”。有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来说,官方媒体敢于直言批评4万亿计划是一种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文章批温的论调更可能是出于为新一轮大规模投资正名的考虑和目的。而且即将展开的这场投资热潮未见得就能就避免温家宝时期的副作用。而且,这种以投资促增长的旧有发展模式也不符合现任总理李克强推出的 “克强经济学”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李克强等新领导集体推出的经济改革蓝图已在权贵利益集团阻击下被折衷,甚至是夭折。

  党媒批温被指有“清算前朝”之嫌

  近期成为倒宪急先锋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新增投资不会“撒胡椒面”》为题的报道,引述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称,下半年将有新一轮投资。报道强调,新一轮投资与4万亿不同,并引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长徐洪才批评说,“当时4万亿投资是应急,有些项目没有充分论证其可行性和风险性,而且政府行政干预过多,造成了投资效益不太高,有些还加剧了经济结构的扭曲,加剧了产能过剩。”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金融海啸后,总理温家宝推出两年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曾引来各种指谪,被指造成经济上“国进民退”。但官方媒体此前对该计划评价正面,温家宝去年出席天津达沃斯论坛时指出,该措施“避免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防止现代化进程的大波折,为全球经济复苏发挥重要角色”,并反驳对该计划的批评是“不顾事实的歪曲”。但新领导层接班后,就较少提及4万亿计划。今年以来,内地发生“钱荒”时期,当局坚持不松银根,就被传媒指是避免重蹈4万亿的覆辙,划清界线的意味明显,但如此严厉的批判则较罕见。

  据悉,在《人民日报》报道刊出后,华远地产老总任志强指出,报道有“清算前朝”的嫌疑。北京大学经济所常务副所长冯科则表示,报道对4万亿方案说的都是客观评价存在的问题,“不说假话就是进步”。这种讨论体现了官方更务实的态度,算不上是批判,“上一届政府的成员中,也有本届政府的领导”。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黄卫平表示,新投资与4万亿并不矛盾,更是互补的关系,“前任把长板拉长,现任补短板,但不能说把长板拉长是错误的”。他说,在当时的经济下滑压力之下,4万亿的出台是必要的,但审批过程的确出了问题,不少原来被筛掉的项目又重新上马。

  或表明李克强经济改革夭折

  也分析人士认为,党媒如此不惜贬低温家宝当年推出四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为李克强的新增投资辩解,实质上是宣布“克强经济学”夭折。

  李克强就任总理后,海内外对其主导新一轮经济改革寄予厚望,甚至捧为“克强经济学”。6月内地出现钱荒后,有消息称利益集团要求中央救市、向李克强逼宫有三部曲:银行违约酿内地版金融海啸、小股灾影响股民稳定、实体经济受损。果不其然,习近平、李克强随后到各地视察时开始转态,把工作重心转回“稳增长”。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举行年中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定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这个顺序,说明利益集团逼宫成功。以稳增长为前提,就难有触动重大利益的改革,没有改革就难有经济结构的调整,没有结构调整就难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就只能再次放水救市。

  另外,多家媒体也曾报道,被李克强视为就任国务院总理后的代表作的“上海自贸区”设计,也遭到了以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为据点的利益集团的近乎公开的抵制。虽然李克强为此大怒拍桌,但自贸区方案至今未形成具体方案。

  也有观点质疑称,《人民日报》强调李、温放水方向不同、不会造成浪费,但在现有政治、经济制度不改革的前提下,新增投资在技术层面会有所改良,仍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工具、成为利益集团的牟利工具,所谓“不投向产能过剩和高污染的重工业”,难道温家宝当年未设限?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