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极权面前,沉默已不能明哲保身。官方喉舌《新华社》发表英文署名文章,以极富阶级斗争色彩的语气,点名批判李嘉诚、李兆基、吴光正及郭鹤年四大富豪,未有积极响应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号召,站出来公开表态反对佔领运动。今次是官方媒体首次炮打本港工商界未有全力配合打压民间争普选运动。学者批评这种「人人都要表态先可以过关」的文革作风,只会加剧香港社会撕裂的危机。
抽稿后急发文补镬
新华网抽稿后,晚上9时许突再发出一篇题为〈香港商界:“佔中”影响香港经济 破坏社会秩序〉中文文章,称佔领中环发生前后,「香港商界多位知名人士和商会发表言论,斥责『佔中』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将对香港的营商环境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引述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星岛新闻集团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何柱国、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等人过去批佔中言论,并列出李嘉诚、吴光正、李兆基等被点名批评富豪,过去公开批评佔中言论,似为之前批评他们的评论文章「补镬」。
批评富豪的文章指,习近平上月22日接见70人富豪访京团时,要求团结一致支持中央及行政长官梁振英,但至今只有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公开反对佔领行动,文章指当日坐在习身旁的长实主席李嘉诚只呼吁示威学生回家,无表明是否支持学生诉求。
文章又点名指恒地主席李兆基、「糖王」嘉里集团创办人郭鹤年、九仓主席吴光正至今仍保持沉默未有表态。而其他访京团的富商,亦没有发声支持警方执法行动及支持梁振英政府。文章又提到,亲商界的自由党党魁田北俊更要求梁振英考虑下台,是第一位主要建制派成员倒梁。
学者:倒退文革时期
本报昨向四名被点名富豪的公司发电邮,查询对文章的回应,但未获回覆。根据资料,李兆基及郭鹤年在9月28日后确未有再发表公开意见,而李兆基在晤习前已多次公开反佔中,旗下企业曾协助反佔中活动;吴光正本月11日曾接受旗下有线电视访问,称佔领运动是和平表达诉求,并警告若运动变成自主革命,香港会输。
其他大部份参与访京团的富豪都有积极反佔中,其中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多次接受访问批评佔领运动犯法。五大商会亦有发声明抹黑佔领运动失控及暴力。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陈有庆更以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主席身份到警察总部送花篮。
有商界人士引述有份访京的富豪透露,李嘉诚当日向习称香港应向普选迈向一步,未有提及佔中问题,其余三名遭新华社点名的富豪,李兆基、吴光正、郭鹤年其实在会上都有就反佔中发言,其中吴光正、李兆基会后亦有反佔中,郭鹤年公开场合未有评论则属正常,「因为佢(郭鹤年)平时都唔出嚟讲嘢㗎啦」;该富豪斥新华社报道「唔准确」,「可能系想佢哋日后就反佔中再讲多啲」。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指官媒文章「立下好坏例子」,令香港倒退文革时期,「人人都要表态先可以过关,一系支持,一系反对,呢种唔系香港文化」。蔡子强认为北京想将舆论战升级,自恃国力强大,即时强迫香港资本家表态,亦不怕撤资,「咁做只会令香港政局更两极化,绝对唔系好事」。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指,香港工商界面对佔中比起只懂随北京号角的建制派清醒,「李嘉诚等商家没完全听北京支笛,而系好冷静去睇,说明北京嘅指挥棒,唔系时时都咁灵」。刘锐绍称,工商界理解佔中对经济影响不大,楼价续升、股市平稳,「相信佢哋即使出声,亦唔会好似班建制派咁偏激,因为佢同北京系互利关系,有本钱唔听话,只会适当时候顺下北京旨意」。
话你知:英文稿侧重海外舆论
新华社作为中共最重要喉舌,发表评论文章均代表官方立场,当年毛泽东曾亲自为新华社写评论。新华社评论分为评论员文章和署名文章两种形式,前者的规格和份量较高。另根据「内外有别」原则,新华社还选择性发中、英文稿,有些英文稿只向境外发出,内容侧重海外舆论关注、却又不向内地受众公开的热点、敏感话题,评论文章亦如此。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央媒头版定调,国家要动真格了 |
2 | 蔡奇突发选边倒戈 反习卷起无极狂风 |
3 | 攻打台海:传习下达禁酒令 全面进入军事状 |
4 | 开始变天了.... |
5 | 传彭丽媛军职被夺 习权势衰落公开化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