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动“占中”的香港反对派26日突然决定搁置原定当天开始举行的“广场投票”,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投票的方式存在众多不同的观点”。截至26日,香港“占中”已经进入第29天,这一违法行动的命运也到了一个关键点。“占中”不仅给香港许多民众生活带来损害和困扰,也给香港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受到民众越来越强烈的抗议。香港最新民调显示,七成受访市民不支持“占中”行动。60多万香港市民近两天踊跃参与“保普选反占中”大联盟签名活动,要求“占中”者“还路于民、恢复秩序、维护法治”。继李嘉诚后,香港商界多位大佬也纷纷表态反对“占中”。香港《亚洲周刊》称,关键是人心。那些“占领”街道的示威者,毕竟无法赢得沉默大多数市民的支持。“占中”者激进的权力逻辑,最后还是要回归常识,回归民生的基本权益。
反对派突然搁置“广场投票”
26日下午,策划和组织“占中”行动的香港学联、“学民思潮”、泛民等团体代表突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搁置原定26日和27日两晚在金钟、铜锣湾、旺角三个“占领区”举行的“广场投票”,再行商议。声明称,由于各方面对投票形式和议题设定持不同意见,包括议题的复杂性、投票实际效用等,所以必须审慎行事。香港“头条”网26日称,“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等人当天下午举行记者会。戴耀廷等人首先鞠躬向市民道歉,称作出“广场投票”的决定前商讨不足。不过,戴耀廷称,这次“广场投票”决策有不足之处,但搁置投票并不代表运动停顿,希望市民继续到3个“占领区”商讨未来运动的发展方向。学联秘书长周永康也称,“广场投票”安排过于仓促,未来会与“占领区”人士作更多沟通。他同时坚持表示,希望政府能撤回或搁置人大常委会的政改框架。
对于“占中”组织搁置“广场投票”,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26日表示,虽然不知搁置“广场投票”的真正原因,但她重申,政府以最大诚意同学联代表对话,希望政府提出的积极方案会得到学联响应,社会也期待政府及学联再度对话,令香港走出困局。
香港《东方日报》称,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及早前辞去“学民思潮”发言人一职的周庭,曾于25日晚上10时到铜锣湾集会地点,向示威者讲解“广场投票”的细节,但有集会人士质疑“广场投票”无用,并指投票议题藏有“魔鬼细节”,容易被秋后算账。一些示威者明确表示反对“广场投票”,还有人当场派发反对“广场投票”的宣传单。
香港《文汇报》称,“占中”者原打算以“广场投票”来决定“占中”前途,不过是自欺欺人。这是名副其实的“小圈子投票”,只限于“占领”者,难道这班人就可以代表全港市民?有关结果又有何代表性?评论称,投票议题故意忽略“是撤是留”的关键问题,说明他们不过是转移视线,以所谓投票来骑劫民意,制造虚假的民意授权,以此来逃避破坏法治、祸害香港的责任。不过,学联的伎俩不可能瞒骗市民,更不可能推卸责任。学联如果一意孤行,必将为其行为负所有责任。
香港商业电台称,这次“广场投票”准备仓促,议题立场亦强硬,撤回投票可能是避免令人觉得,投票结果会减少与政府的对话空间。评论称,从“占中”行动至今,“占领者”多次错过退场机会,变得进退两难,“占中”运动也逐渐被激进声音主导,因此,“占中”组织者现在就应该尽早退场。